秦王政二十三年,秦楚两国的征伐陷入胶着。楚国地广人众,负隅顽抗,虽失诸多城邑,却凭借深厚底蕴,于淮水南岸集结重兵,摆出一副与秦军死磕到底的架势。秦军主将王翦,年逾花甲,却老谋深算,深知楚军战力犹存,强攻绝非上策,遂在颍川郡按兵不动,与楚军隔岸对峙,这一对峙,便是数月有余。
楚军统帅项燕,出身名门,为楚国柱石,麾下楚军皆是百战精锐,听闻王翦引兵前来,起初也忌惮三分。然时日迁延,秦军那边毫无动静,项燕派出的细作回报,只见秦军营帐整齐、士兵操练稀松,不见丝毫进击之意。楚军上下绷紧的弦渐渐松弛,士卒们开始习惯了这看似永无尽头的平静,巡逻时步伐拖沓,了望台上也时常无人值守。项燕虽屡次呵斥,可长时间的安逸还是让懈怠悄然蔓延。
王翦在营中,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派出无数斥候,将楚军的一举一动摸得透彻。他知晓楚军已懈,时机成熟,便开始紧锣密鼓筹备总攻。秦军将士们日夜磨砺兵器,检查战甲,干粮箭矢筹备充足。王翦传令各营,五更造饭,平明时分,全军出击。
黎明前夕,秦军大营火把通明,却又寂静无声。将士们饱餐战饭,口中衔枚,马蹄裹布,依令分拨进发。王翦亲率中军精锐,直扑楚军主营;左翼李信,领五千轻骑,绕道侧翼,预备突袭楚营后方,截断其退路;右翼蒙武,统八千重甲步卒,强攻楚军左翼防线,以牵制敌军主力,策应中路攻势。
楚军还在睡梦中,值守的士卒打着瞌睡。突然,秦军先锋如鬼魅般出现在楚营前,刹那间,金鼓齐鸣,杀声震天。秦军弩手万箭齐发,密如雨丝,楚军营地顿时人仰马翻,惨叫声不绝于耳。睡眼惺忪的楚军匆忙起身迎敌,却被秦军的迅猛之势打得晕头转向。
项燕从帅帐奔出,试图组织抵抗,可楚军建制已乱,各部被秦军分割包围,自顾不暇。项燕见大势已去,拨转马头,率亲卫向东南突围。
王翦见楚军主帅逃窜,急令李信务必截住项燕。李信得令,率轻骑风驰电掣,沿途冲散数股楚军阻击。在淮水之滨,李信终于追上项燕。两将交锋,刀光剑影,项燕虽拼死力战,怎奈孤身奋战,身边亲卫逐一倒下,最终力竭,自刎而亡。
主将既死,楚军残部更是无心恋战,纷纷丢盔弃甲,四下奔逃。秦军乘胜追击,横扫楚军营地,缴获辎重粮草无数。淮水南岸,楚军的防线彻底崩溃,秦军长驱直入,楚国腹地就此敞开。
王翦此战,以静制动,待敌松懈而雷霆出击,一战而溃楚军主力,为秦国扫平六国之路,立下不世之功。消息传至咸阳,秦王嬴政龙颜大悦,朝堂之上,论功行赏,王翦之名,威震华夏,而楚国,自此再难组织起像样的抵抗,覆灭只在朝夕之间。 此后的秦军,挟胜利之威,剑指江东,六国一统的大势,已然不可阻挡。
秦王嬴政于朝堂之上大宴群臣,王翦居首座,接受众人祝贺。酒过三巡,嬴政道:“王老将军此役尽显兵家谋略,朕心甚悦。然朕志不止于此,如今楚国将灭,其余诸国亦瑟瑟发抖,朕欲速取天下,将军可有何良策?”王翦起身恭敬回道:“陛下圣明,臣以为可兵分数路,同时威慑他国,使其不敢相互救援,而后各个击破。”嬴政点头称赏。
于是秦军依照王翦之计,数支大军开拔。一路由蒙恬率领直奔燕国,燕国弱小,闻秦军将至,举国惶惶。另一路由章邯领军佯攻赵国旧地,以镇抚当地人心并震慑齐国。秦军所到之处,各国或降或败。
而王翦则继续率军深入楚国境内,楚国军民虽奋力抵抗,然大势已去。不久之后,楚王被俘,楚国宣告灭亡。随着各国相继沦陷,六国归一的进程加速推进。最终,秦王嬴政站在巍峨的咸阳宫顶,俯瞰着大一统的帝国,心中满是壮志豪情,大秦帝国开启了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