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暴雨肆意拍打着脆弱的屋顶,屋内的百姓只能无奈地用盆盆罐罐接着漏下的雨水;
冬日的寒风如刀割般从缝隙中灌进,人们裹着破旧的棉被,依旧瑟瑟发抖。
无数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寒风中剧烈咳嗽着,眼中满是对温暖住所的渴望,
林焱眉头紧锁,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孙财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轻声问道:
“大人,看您面色凝重,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林焱停下脚步,长叹一声:
“孙财,你也看到了云州百姓的居住状况,如此下去,百姓如何能安居乐业?
我有个想法,我想让社科商部开展信贷业务,帮助百姓建房,你觉得如何?”
孙财微微一愣,随即面露难色:“大人,这想法虽好,可其中困难重重。百姓穷苦,信用如何评估?若贷款无法收回,这损失又该如何承担?”
一句话将林焱直接问住,不知道怎么回答,
林焱沉思片刻,坚定地说:“百姓的信用,我们可以通过邻里评价、日常劳作表现等多方面考察。
至于损失,只要能改善百姓生活,哪怕承担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孙财见林焱心意已决,便不再劝阻,开始与他商讨具体的实施方案。
为了成立信贷中心,林焱召集了社科商部的骨干们。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紧张。
主管刘峰疑惑地问:“大人,这信贷业务从未有过先例,我们该如何着手?”
林焱耐心地解释道:“首先,我们要设立专门的信贷评估小组,深入各个村落,了解百姓的情况。
对于有建房需求且信用良好的百姓,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贷款用于购买云州自产的水泥,这既能促进本地产业发展,又能保证建房质量。”
林焱又详细阐述了抵押还款的流程:“百姓建好房屋后,将房屋作为抵押。
根据房屋的价值和贷款金额,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若百姓按时还款,房屋所有权依旧归百姓;
若无法按时还款,我们便启动抵押拍卖业务。”
一位年轻的官员提出疑问:“大人,那这抵押拍卖业务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林焱回答道:“我们要成立专门的拍卖机构,邀请公正的第三方参与。
拍卖所得,优先偿还贷款,剩余部分归百姓所有。这样既能保障我们的资金安全,又能最大程度保障百姓的利益。”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信贷中心终于成立了。
当消息传到百姓耳中时,众人既惊喜又怀疑。在一个村子里,几个村民围坐在一起讨论着。
一位中年汉子挠挠头说:“这天上真能掉馅饼?贷款给我们建房,还能抵押还款?不会是骗人的吧?”
一位读过些书的年轻人则说:“我看这林大人不像坏人,他一直都在为咱们百姓着想。要不咱们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