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伯很清楚邓楚之仇,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
应承下了三件事,君无器带领邓国工匠国民,算是全部投靠了姬长伯,只等姬长伯外调垦荒,他们便会跟随一起前往。
天色渐黑,姬长伯和君无器商定后续的一些细节之后,便带着卫安离开了牛市。
带着轿夫和水牛回到了车行,新车早已准备好,只等水牛一到,车架担在牛背上,缰绳一套,一驾牛车就准备好了。
卫安从袍袖里摸出几枚铜钱,递给了两个轿夫,有了牛车,就不需要轿夫了。
两名轿夫看着手里热乎的铜钱,心中大喜,这可比商定的价钱高了不少,显然其中有赏赐。
于是两人兴高采烈的抬着小轿告辞离去。
卫安把姬长伯抱上牛车,主仆二人也准备离开车行。
“啪!”小皮鞭轻轻打在牛屁股上,小木板车便向前驶去。
“公子!长伯公子!”
还没驶出多远,身后传来一阵呼喊,却见几名衣衫褴褛的青年难民,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跟了上来。
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望来。
为首的姬长伯认识,正是卖牛的黑瘦青年。
“长伯公子!君大人命我等跟随您左右,恭候差遣!望您不弃!”
几名难民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有男有女,虽然背井离乡,但是都还保持着基本的体面和精神头,显然也是在难民里精挑细选的了。
姬长伯看了眼几人,思索了一下,叫来卫安,在其耳边低语了几句。
“大人,这……”卫安就是一怔,但是看到姬长伯严肃的小脸,又只好把话吞了回去。
“你们几个跟我来!”卫安把姬长伯抱下牛车,然后对着车后的几名难民挥了挥手,示意跟上他。
众人跟上,一起走进了粮店,不多时,众人背着大包小包的粮食走出了粮店。
而卫安安排好粮店的事情,便按照姬长伯的指示,去了不远处的裁缝铺。
“公子,都是上等的稻米,总共两担。已经全部装车了。”
粮店老板走出店,拱了拱手,刚才卫安已经付过钱了。
“嗯,是好米。”姬长伯正打开其中一袋,验货,拿了一粒生米放在嘴中嚼了嚼,一股新稻的清香。
若是陈米,就会有一股霉味。
“公子,衣服买来了。”卫安此时也从裁缝铺回来了,背上背着好几件棉麻素衣。
“你们穿上,换好衣服便跟我走吧。”姬长伯示意几人换身衣服。
这个时代的衣服,都是均码,大了小了都是买回去自己改。
几名年轻难民眼睛一亮,赶紧脱下自己的破衣烂裤,换上了崭新的棉麻素衣。
只有两名女子不方便,便把素衣拿在手里,没有换上。
穿上的几人身材不一,有的穿着衣服胳膊腿都露在外面,有的裤腿长一大截,卷了几个折才把裤脚收上去。
但是所有人脸上都有着喜色,这是他们离开邓国以后,穿上的第一身新衣服。
宽大的牛车上整齐的放着两担稻米,边缘还有一些空处,姬长伯让几名难民坐上牛车。
卫安也将牛鼻绳交还给了那黑瘦小伙,“以后就由你负责驾车了!”
“好嘞!”能和自己的老伙计一起,黑瘦小伙开心的抱了一下大水牛。
水牛似乎也有所感应,自己的主人又是那个自己熟悉的人。
“吁!”黑瘦小伙一步跳上车,手中小鞭一扬,大水牛哞的一声,稳稳的拉着牛车向前走去。
坐在雨棚里的姬长伯,看了眼脸上从忐忑不安,到带着满足微笑的黑瘦小伙,姬长伯的心里也隐隐有些触动。
“你叫什么名字?”姬长伯开口。
“放牛娃!”
“这就是你的名字?”姬长伯愣了愣,这算什么名字。
“我们那里没人识字,名字就是个称呼,大家做什么,别人就叫什么。比如后面那个阿姐,我们就叫她女工姐,她女工可好了!”
姬长伯一阵无语,但是想到不仅仅是他们,就连自己这个王族子弟,名字也是从自己的嫡长子哥哥挑剩的名字里随便选的,也就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