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入书房,照亮了悬挂的“荆州安稳”四个大字。
王厚端坐于上首,目光扫过堂下众人,一股上位者的威严油然而生。
贾诩、庞统、马良等谋士分列两旁,气氛严肃而凝重。
“诸位,”王厚沉声开口,“宛城一役,曹操虽败,然其势未衰。今荆州初定,百废待兴,该如何应对曹操,还请诸位畅所高言。”
贾诩捋了捋胡须,率先发言:“主公,曹操生性多疑,主公如今功高震主,恐其心生忌惮。依诩之见,不如早与刘备结盟,共抗曹魏,如此方能保全荆州。”
庞统闻言,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主公,刘备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但其势力尚弱,不足为惧。我以为,当务之急是巩固荆州内部,发展民生经济,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与曹操决战,方为上策。”
马良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主公,刘备仁义之名远播,深得民心,若能与之结盟,则可壮大我军声势,共御外敌。且刘备与曹操有不缓之仇,正可借其之力,牵制曹操,减轻我方压力。与其为敌,不如为友,共同抵御曹贼,方为长久之计。”
众人之言,各有千秋,王厚陷入了沉思。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像是在权衡着利弊。
荆州初定,民心未稳,曹操的威胁又近在咫尺,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荆州的未来。
贾诩的结盟之策,固然可以缓解眼前的压力,但却有可能引狼入室,后患无穷。
庞统的稳固荆州之计,虽然稳妥,但却需要时间,而时间正是他们现在最缺乏的东西。
马良的联合刘备之策,看似可行,但刘备是否真心合作,却是一个未知数。
王厚的目光在三位谋士身上来回扫视,最终停留在马良身上。
他缓缓开口,语气坚定:“季常之言,甚合吾意……”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门外侍卫,“来人,备纸笔,我要修书一封!”
王厚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扫视堂下众人,沉声道:“季常之言,甚合吾意!如今曹操虎视眈眈,荆州腹背受敌,唯有联合刘备,方可共抗强敌,保我荆州百姓安宁!”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门外侍卫,威严的声音响彻整个书房:“来人,备纸笔,我要修书一封!”
侍卫得令,立刻送上笔墨纸砚。
王厚提笔蘸墨,略作思索,便在纸上挥毫泼墨。
笔走龙蛇间,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跃然纸上。
信中,王厚表达了对刘备仁义之名的敬佩,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威胁,并郑重许下承诺:“若能结盟,荆州与合肥互为犄角,互通有无,共保太平,绝不相负!”
写毕,王厚放下笔,仔细端详着信上的字迹,确保每一个字都饱含诚意。
他将信纸吹干,折叠整齐,交给马良,沉声道:“季常,此番前往江夏,任务艰巨。刘备此人,素来谨慎,你要以诚相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务必说服他与我荆州结盟,共抗曹操!”
马良接过书信,双手抱拳,神色庄重:“主公放心,良必不辱使命,定当竭尽所能,说服刘备,促成联盟!”
王厚点了点头,我等在此静候佳音!”
贾诩捋着胡须,他深知,此番结盟,关乎荆州的生死存亡,马良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庞统虽然表面上依旧一副傲然的神态,但眼中也难掩一丝担忧。
毕竟,刘备的实力不容小觑,能否顺利结盟,变数实在太多。
“季常先生,此去务必小心谨慎,多加提防。”徐庶上前一步,低声叮嘱道,“刘备麾下,卧龙凤雏,皆是人中龙凤,切不可掉以轻心。”
马良微微一笑,心中充满了自信:“多谢元直先生提醒,良必当谨记在心!”
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空。
马良带着王厚的亲笔书信,辞别众人,踏上了前往江夏的道路。
众人目送着马良远去的背影,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王厚望着天边残阳,喃喃自语:“曹操啊曹操,这一次,鹿死谁手,尚
马良策马扬鞭,一路向东,朝着江夏的方向疾驰而去。
暮色渐浓,天边残阳如血,将大地染成一片金红。
官道两旁,树影婆娑,晚风习习,带来阵阵凉意。
马良紧了紧衣襟,心中思绪万千。
此次前往江夏说服刘备结盟,可谓是身负重任,荆州的命运,或许就系于此行。
他回想起临行前王厚殷切的目光,贾诩意味深长的笑容,庞统傲然中带着一丝担忧的神情,以及徐庶语重心长的叮嘱,心中更添几分压力。
刘备雄踞江夏,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尤其是诸葛亮和庞统,更是世之奇才,想要说服他们与王厚结盟,绝非易事。
“该如何才能打动刘备呢?”马良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着。
他反复揣摩着王厚的亲笔书信,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
信中言辞恳切,晓以利害,既表达了与刘备合作的诚意,又分析了曹操的威胁,可谓是用心良苦。
“或许,可以从曹操的威胁入手。”马良心中暗忖。
曹操兵强马壮,野心勃勃,如今虽在宛城受挫,但实力犹存,对荆州依然虎视眈眈。
刘备与曹操势不两立,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明白。
只要能让他认识到与王厚结盟的重要性,便有成功的希望。
想到这里,马良心中稍定,策马的速度也加快了几分。
他必须尽快赶到江夏,将王厚的书信亲手交给刘备,并尽力说服他与王厚联手抗曹。
与此同时,江夏城内,刘备正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商议对策。
曹操大军压境,荆州岌岌可危,刘备心中焦虑不安,如坐针毡。
“军师,如今曹操大军压境,我等该如何应对?”刘备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问道。
诸葛亮羽扇轻摇,沉吟片刻,道:“主公莫慌,曹操虽强,但宛城之战使其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发动大规模进攻。我等只需固守城池,以逸待劳,待其粮草耗尽,士气低落之时,再出兵反击,必可大获全胜。”
关羽和张飞二人听得热血沸腾,齐声应道:“愿听军师调遣!”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报!城外有一使者求见,自称是荆州王厚派来的。”
刘备等人闻言,皆是一愣。王厚派人前来,所为何事?
刘备接过书信,草草扫了一眼,脸色顿时一变。
“好一个王厚!”刘备猛地一拍桌案,霍然起身。
诸葛亮见状,心中疑惑,连忙问道:“主公,信上所言何事?”
刘备将书信递给诸葛亮,沉声道:“你自己看看吧。”
诸葛亮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
信中,王厚言辞恳切地表达了与刘备结盟的意愿,并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他指出,曹操虽然在宛城受挫,但实力犹存,对荆州依然构成巨大威胁。
只有刘备与王厚联手,才能共同抵御曹操的进攻,保全荆州的安危。
诸葛亮看完信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刘备见状,急切地问道:“军师,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