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的那几日,天空阴霾重重,仿佛是某种不祥的预兆,让陆云轩感到阵阵压抑。
他身着一袭整洁但略显陈旧的长衫来到考场。 那些排队候考的举子们一个个面色阴沉,恰如这阴沉的天气。
而进入考场时,那些官差对每个举子肆意搜身的举动,更让陆云轩感到无奈和憋屈。
考场内,鸦雀无声,气氛凝重得令人几乎窒息。一间间狭小的考屋犹如一个个小小的佛龛,考生们个个神情肃穆,安静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焦急地等待着考题的发放。
当考卷发到陆云轩手中,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扫了一眼题目,似乎都曾见过,这让他稍稍松了口气。
陆云轩看到第一道关于《论语》的论述题时,立刻奋笔疾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字迹工整,思路也算清晰,似乎比较顺利。
接下来是一道关于《孟子》中“仁政”思想的策论题,陆云轩的脑子一下子乱了。他想起曾经读过的那些中举的文章,篇篇精彩绝伦,可自己该如何下笔呢?万一自己写的被考官认定为抄袭,那该如何是好?他瞬间慌了神,因为他脑海中所想的每一个论点,几乎都能在某篇类似的中举文章中找到,这让他一时之间手足无措。
他的目光开始游离不定,看到周围的考生们有的神色从容,有的眉头紧蹙,这使他愈发焦虑不安。
“冷静,陆云轩,你一定要冷静。”他在心中不停地告诫自己。索性先放下这道题,转而去做其他的。
接下来的几道关于《大学》和《中庸》的经义题,倒是让陆云轩感到些许欣喜,这些经义他平日里都思考得极为精熟。
然而,当他回过神来,再次面对那篇策论时,那种紧张的情绪又如潮水般涌来。这让他懊悔不已。
就在他思绪混乱之际,他竟然想到了苏小婉的那个绣帕,花香蝶自来,心静功自成。可在绣帕与策论之间,他找不到任何关联。而在那些曾经的文章之中,他也很难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令他极度沮丧。
时间过得飞快,陆云轩理了理混乱的思绪,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章。但他心里清楚,这篇文章仿佛是一幅拼凑而成的拼图,是他将几篇文章的精华部分简单修改后堆砌而成。而这是此次考试中,准备得最为充分,却感觉考得最差的部分。
考试终于结束,陆云轩心中满是不甘,但同时也如释重负。他走出考场,对自己的考试结果既充满期待,又心怀忐忑。与他一同前来的同乡、同窗都兴高采烈地去街市上喝酒庆祝,而他却哪里都不想去。他独自一人呆在客栈里,默默等待着放榜的结果。
他一直在反复思考那道策论,自责不已:如果自己多写几篇练习就好了。要是没中,肯定是因为这篇策论出了问题。要是没中,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又该如何笑话他啊,在他的脑海里,似乎已经能听到他们刺耳的嘲笑声。
他的脑袋混乱不堪,想了许多许多,想到了父母,想到了苏小婉,想到了林雨欣,想到了那些一直对他寄予厚望和期待的人。
终于放榜了,他怀着迟疑的心情去看榜。榜前挤得人山人海,不断传来高声的欢呼,也不断传来痛苦的哭泣。
这让陆云轩有些不敢靠前。
这时,他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我中了,我竟然中了!”这是赵晓宇的声音。
“他竟然都能中,他天天不学无术,纨绔浮夸的一个浪荡公子。”陆云轩心想,“他若能中,我也一定能中。”想到这儿,他鼓起勇气,奋力挤进了人群之中。
但是,榜上的人名众多,他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周围的声音嘈杂混乱,他不甘心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我没中,我没中!陆云轩失魂落魄地挤出了人群。
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了。
他如同行尸走肉般走在大街上,周围的热闹繁华与他毫无关系,人们的欢声笑语在他听来只是无比刺耳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