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东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守护这个阵地,哪怕只剩下他一个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群的嘈杂声渐渐传到了淼东的耳中。
他开始听到一些争吵的声音和人们的呼喊。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分心,他依然坚守在阵地上,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过了一会儿, 有些战士回来了。
他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和无奈,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
他们向淼东报告说:“那边是两个工头因为一些工作分配问题发生了争执。有人已经尽力平息了他们的争端。”
淼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
太阳渐渐西沉,天色渐暗看似要下雷雨了。淼东依然坚守在阵地上,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前方。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远处田野的清新气息。
淼东感到自己的心情也变得轻松了一些。
王连长领着他的队伍,风尘仆仆地归来。士兵们满腹怨气,骂骂咧咧的声音不断。
在经过简单的了解后,淼东知道了他们愤愤不平的原因。
吴团长竟在某家酒楼中,与干事们饮酒享乐,桌上美食琳琅满目。他们则被啃着淡馒头,吃着简单榨菜,喝着白开水的一连的基干民兵们撞见了。
战士与厂武装部的李部长一样,忍受着这样的待遇,这让每个战士都愤怒不已。
他们围绕着李部长,围在指挥车前,愤怒地讨论着这个不公的待遇。
那李部长,他是一个四川人,言语间满也是愤怒与无奈。
连里有个战士强坚学李部长下达命令说:“个(个)脸(连)受罪(收队)!”
弄得全连队的人哈哈大笑。
李部长那话语中充满了一脸无奈和痛苦,一场“军演”草草收兵,阅兵式不欢而散。
淼东事后经过深入的了解,才得知吴团长是被劳资科的那帮好兄弟拉去一同享乐的。
而那帮“兄弟们”并非军人出身,他们只是去淀山湖欣赏风景的。
而这个事情的背后,却牵扯到了一连的一个叫“阿二头”的年轻人。
阿二头从技校毕业后被调到了水上运动场的赛艇队。他的家离淀山湖游泳区域并不远。
当得知厂党委书记即将到访时,他特意安排了国道边上的“鱼味酒家”订了一桌酒席,当作以表达对领导的感谢和教培之恩的回馈。
本来这桌“庆功酒”是安排在阅兵式之后举行的。
吴团长是见酒抬不起腿的人,见酒忘义,被手下人一起哄上了酒席。
先喝酒再阅兵。
在烈日炎炎的中午,所有连队几百号人原地驻扎休息。
吴团长似乎还觉得不够满足。
他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何不在军车上进行一次特别的检阅呢?他决定尝试一下,即使这意味着他需要喝点酒来提振一下精神。
令人惊讶的是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