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暗流涌动(1 / 2)重生逆袭:智谋登峰首页

林尘在侍卫岳峰的护送下回到府中,简单处理了伤口后,便开始思索起日后的路。王启铭只是赵崇义的一条狗,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躲在暗处的赵崇义。要想扳倒他,必须得从长计议。

次日早朝,林尘强忍着伤痛,早早地来到了金銮殿。他今日要上的谏言关乎国计民生,不容有失。待百官到齐,皇帝轩辕弘落座,林尘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讲。”皇帝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林尘将自己连日来走访调查的结果,以及相应的治水方略,条理分明地陈述了一遍。他的建议新颖大胆,却又切实可行,顿时引起了朝堂上的议论纷纷。

“林大人所言,确有几分道理。”说话的是户部尚书李宏远大人,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只是这治水工程浩大,所需人力物力皆是天文数字,不知户部该如何筹措?”

林尘早料到会有人提出质疑,他从容答道:“回李大人,臣已拟好详细章程,可先在局部地区试行,待取得成效后再行推广。至于所需款项,臣以为可从……”

林尘的应对滴水不漏,李宏远几次三番想要抓住他的漏洞,却都无功而返。看着眼前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李宏远心中竟生出一丝忌惮。这小子,不简单啊!

“荒唐!”一直沉默的孙御史孙逸之突然开口,他吹胡子瞪眼地指着林尘,“治水乃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你这是拿百姓的性命当儿戏!”

孙御史是出了名的老顽固,最看不惯的就是林尘这种“哗众取宠”的年轻人。林尘自然不会惯着他,当即反驳道:“孙大人此言差矣,下官所提之策皆是经过深思熟虑,绝非儿戏之举……”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朝堂上争论不休,一时间火药味十足。皇帝坐在龙椅上,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并没有出声阻止。

这场辩论最终以孙御史拂袖而去告终,而林尘也因为这次的“出彩表现”,再次成为了朝野上下的焦点。

深夜,林府书房内,林尘正在灯下批阅公文。突然,一阵夜风吹过,窗棂轻响,一只黑色的信封悄无声息地落在了书桌上。

林尘心中一惊,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谨慎地打开了信封。借着微弱的烛光,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多言多行,祸从口出。”

林尘的瞳孔猛地一缩,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夜深人静,林府书房内却灯火通明。林尘眉头紧锁,手中的信笺仿佛带着灼人的热度。信上字迹凌厉,透着一股森寒的杀意。他自然明白,这是来自赵崇义的警告。

“多言多行,祸从口出。”林尘低声念出这八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深知自己如今身处险境,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次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格外凝重。林尘强忍着伤痛,神色如常地站在朝臣之列。昨日他与孙御史的争辩,早已传遍了整个朝堂,不少人都在暗中观望着,等着看他的笑话。

“林大人,昨日你所提的治水方略,朕已经仔细看过。”皇帝轩辕弘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只是这其中细节,还需要再议。”

林尘心中一凛,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果然,皇帝话音刚落,孙御史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指着林尘的鼻子破口大骂:“陛下,此人年纪轻轻,却狂妄自大,目无尊长,昨日竟敢当众顶撞老臣,如此以下犯上,目无君臣纲常之辈,怎堪为朝廷命官!”

孙御史这番话可谓是诛心之言,不少官员都暗自摇头,觉得林尘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

然而,林尘却丝毫不慌,他从容上前一步,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年少气盛,言语间多有冒犯,还请孙大人海涵。只是治水之事,事关国计民生,微臣身为朝廷命官,自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请命!”

说到此处,林尘语气激昂,慷慨激昂,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

皇帝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官员,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他自然看得出,林尘这是以退为进,巧妙地化解了孙御史的刁难。

“林爱卿一片赤诚,朕心甚慰。”皇帝点了点头,“治水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今日就到此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