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 / 2)名臣后裔首页

傍晚,店里没什么生意,早早地就打烊了。

顾倩倩对黄根银说:“你陪我出去走走吧。天天守在店里,好久都没有散散心了。憋死了!”

他们沿着大运河一直走到索山桥上。黄根银忽然发现大运河上桥梁的名字很有意思。他们脚下的桥叫索山桥,向北望去,依次是狮山桥、何山桥、寒山桥和鹿山桥。每座桥的名字里都带有一个“山”字。每座桥连接的公路也是山的名字。索山路、狮山路、何山路、寒山路和鹿山路。路的走向都是东西走向。而南北走向的路基本上都是江河的名字:滨河路、长江路、珠江路和湘江路。

看来苏州人确实有文化,路桥的名字取得也是那么有讲究。

那是一个深秋的季节,晚霞满天。运河上有很多白色的鸟雀上下盘旋,飞来飞去。黄根银想起中学课文里的一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实在是太美了!他已经忘记自己曾经也是读过书有过梦想的人。现在却是为了生计苦苦挣扎。一股悲凉袭上心头。

自己是没有未来的,生活就是为了活着。年纪早已过了三十,却依旧是孑然一身。这辈子成家是没希望了。他们村里的男人,除了老的和小的,剩下来的都是光棍汉。悲观的人说,将来的农村将会灭绝。不是人被消灭了,而是男人娶不到老婆,没有下一代,人类在农村自然地消失。乐观的人却说,农村将来没有穷人,因为他们是最后的一代。

“你看!那不是寒山寺吗?好漂亮啊!”顾倩倩有点大惊小怪地叫嚷着。

放眼望去,确实漂亮!运河上雾气弥漫,整个寒山寺就像漂浮在河面上。随着波光,仿佛在晃动。古塔巍峨,红枫掩映。黄根银好羡慕寒山寺里的僧人,他也想做一个和尚。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黄根银想,我和一个和尚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没想到自己这么一个粗人还会这样拽文,这样多愁善感。

顾倩倩挨着黄根银靠在栏杆上。

黄根银说:“回去吧!”

他不想让自己太忧伤。美景是别人的,苦涩才属于自己。

到了店里,顾倩倩磨磨蹭蹭,没有走的意思。黄根银催促着,说:“你还不走啊?”

顾倩倩却看着他。说:“我不想回去!”

黄根银心里一惊。心想:什么意思?

顾倩倩一边说,一边自顾自地走进了黄根银的房间。她坐在床沿上,默默地一句话都不说。

黄根银是个多么精明的一个人。他一下子明白了顾倩倩的心思。自己也正饥渴着,刚才不是还在感慨“江枫渔火对愁眠”?没想到陪眠的人已经坐在了他的床上。

他也坐到床上,搂着顾倩倩的肩膀。说:“你想好了?”

顾倩倩说:“有什么想不想的?只要你想就行。”

黄根银一听,就动手解开顾倩倩的上衣。从她的脖子肩膀胸部一路地吻下去。顾倩倩依然坐着。她一只手抓着黄根银的皮带,一只手从皮带里伸进去。

黄根银连忙把自己的裤子脱了,裸着身体坐在顾倩倩的大腿上。

两人默默无语,都专心致志地各自忙碌着。

这是黄根银一生中第一次和女人这样亲密接触。开始虽有些慌乱,可还是无师自通,成功地完成了一个男人心心念念毕生追求的事情。事后,黄根银心想,这大概就是本能吧。小猫小狗,甚至一只蚂蚱都天生会做的事,何况是一个人?

想想很好笑,黄根银刚才还想着做和尚,没想到不到半个时辰就开了戒。

顾倩倩沉沉地睡着。

黄根银却躺在那里睡不着。这些年,父母一直在担心,不是担心,是确定这一辈子娶不上儿媳妇了。黄根银自己也做好了这个思想准备。村里像他这个年纪的男人,几乎没有一个成家的。绝户是这些家庭的宿命。

有一次,母亲跟他说:“伢子,父母没本事,帮不了你。你自己要尽心啊!只要人家愿意,就是瞎子,就是瘫子,就是傻子,你都把她娶回家。只要能生个小伢子就行。”

这种话说过了无数遍。

每次黄根银都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