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卖主并不上当,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银元,想换都没机会。那就要另外想办法。一个人就说:
“房子新造的呀?不错嘛!”
卖主也就会抬起头,甚至指着房梁夸耀起来。视线也就离开了。如果还不行,就指指卖主身后的墙,说:
“耶,师傅家还挂着主席像哩!稀罕物啊!”
总之,随机应变,办法总归是有的。
后面的人,腰里围着一条特制的腰带,上面排满了一只一只小口袋,就像子弹带。各种假货分门别类地放在各自的口袋里。前面的人需要什么就掏什么。外面要穿一件外套,夏天也得穿。掏假货的时候,动作要十分隐蔽。
如果调换成功了,前面的人就跟卖主砍价钱,把那银元贬得一文不值。问:
“十元卖不卖?”
说好了一百元,拾元当然不卖。不卖就算了,他们就把假货还给他。
还有一种情况很麻烦,就是带的假货,品种不齐全,一般是很难带全的。或者某个品种用完了,那就只好放弃,等下次准备好了再来换。硬要把不同品种互相代替,那是非常危险的,十有八九被发现。
还有一种情况最麻烦。卖主一下子拿出了很多块银元。这时可得动动脑筋了。得做出诚心购买的姿态,而且价钱也出得很高,出个天价也无妨。然后,就数一数。记住有哪些品种和每个品种的数目。最后,再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报纸,把它包起来。
都打算付钱了,另一个人就说:
“不好意思,钱恐怕不够,要几千块哩!少点行吗?”一副沮丧的样子。
“那不行!”卖主一定拒绝。
“那这样吧?东西我们也数好了,包好了,我们肯定要。你最好不要动它,就这么包着,省得明天数着麻烦。明天我们一准拿钱来。”
回到住处,把所有人的假货都收集起来,再根据记住的数目和品种,用相同的报纸包裹好,第二天就可以去狸猫换太子了。
一起出来的,通常有十几个人。一开始是两三个人一伙。后来经常出事情,一出事就倾家荡产。
又不知谁想了个办法:所有的人都绑在一起,赚了钱大家分。如果谁出了事,分的钱也有他一份。救人时花的费用和罚款也均摊。
一帮人分成几个组,一组两三个人。到了目的地,四面八方地派下去。
晚上收工,回到旅馆里,每个组都把银元交上来。少了多少假的就交多少真的。也有私下藏匿的。如果发现了,下次谁都不会和他再合伙。
银元收上来,交给一个人专门保管。这个人叫保货的,保货的一般是老年人。和他们装着不认识,住在附近的旅馆里。公安查房一般不会查他的。自从有了这个方法,出事的就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