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数年,再次相见之时,已然物是人非。
虽不知阿晋没娶到浣碧有多遗憾,可浣碧却后悔嫁给果郡王了。
看着玉隐那哭肿的杏核眼,阿晋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了一般,疼得厉害。他觉得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来安慰她,但又怕说错话惹她伤心,所以一直在努力措辞,却迟迟没有开口说话。
他实在不敢再继续看着她,尤其是在这般皇家重地,城门口。于是他缓缓地垂下头,目光落在地面上。
过了许久,阿晋才嗫嚅着开口:“玉福晋,节哀。”他的声音很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最终也没能想出更好的措辞,只能憋出这几个字。说完后,他便垂着头,紧锁着眉头,仿佛能从地上看出一朵花来。
心底的那份曾经最为美好的悸动,如同刻入骨髓般深刻,即使岁月流转也难以磨灭。他,始终念着她,将这份情感深埋心底,却无法忘却。而她,亦在心中默默回应着他的思念。然而,命运弄人,他们的爱情注定要历经磨难。
“也罢,命运这东西,往往不遂人愿得。”她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哀伤。尽管心中悲痛欲绝,但她依然强忍着泪水,不愿让它们轻易落下。她用力地抬起头,望向天边,仿佛那里有着她所追寻的答案和力量。
“皇上秘密发丧,我得赶紧进宫了,见他最后一面……”她的声音微微颤抖着,带着无尽的悲伤和不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内心深处挤出来一般,充满了痛苦和决绝。此刻,她的心情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摇摆不定,却又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逝者已去,珍惜当下。”阿晋看着浣碧一脸的绝望,心里也很难过,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来安慰她。他知道浣碧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够理解她的感受,所以他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她的关心和支持。
阿晋缓缓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枚白玉坠子,递到了浣碧面前。这是他祖传的宝贝,一直随身携带,从未离身。如今,他决定把它送给浣碧,作为他们之间的纪念。
“这是我的传家宝,送给你了。”阿晋轻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舍。
说完,阿晋将坠子塞到了浣碧手上,而后转身小跑离开。他不敢停留太久,生怕自己的情感会再次失控。
望着跑远的阿晋,浣碧原本心死般的绝望中好似生出了一抹希望,如那春日般暖洋洋的。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本沉重的心情似乎得到了些许缓解。
手里紧紧握住那枚白玉坠子,此刻的心情难以言表。对于她这样一个将死之人来说,这坠子只会成为她的陪葬品。
她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傻子啊,到现在还没有遇到好的姻缘呢!”她一边轻轻摇头,一边自嘲地笑了起来。
回想起过去那些痴痴傻傻的日子,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她默默地告诉自己,这些都是过去式了,再也不会重蹈覆辙。
然后,她挺直身子,径直向前走去,走进那座四四方方的城池。也许,这将是她最后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了……
元澈被乳母们带着提前一步进了皇宫,眼下正在熹贵妃宫里用早膳呢。
玉隐在宫人的引路下,去永寿宫拜见熹贵妃。
“长姐,我来了。”声音淡如水,带着淡淡的忧伤。
甄嬛正在哄着元澈喝粥,听到妹妹的声音,抬起头来,她轻轻地放下手中的汤匙,将粥碗递给了一旁的槿汐。
甄嬛的脸色显得有些憔悴,嘴唇失去了血色,眼圈深陷,透露出一种疲惫和无力感。她用低沉而温柔的声音说道:“玉隐,你来了。”那声音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悲伤和无奈,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怜悯。
玉隐看着姐姐如此模样,心中一阵刺痛。她快步走到床边,握住甄嬛的手,轻声安慰道:“长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然而,甄嬛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绝望的神色。她低声呢喃道:“他走了,真的走了。”
槿汐见状,赶紧遣人抱着元澈世子退下。此刻,殿内只剩下甄嬛和玉隐两姐妹。甄嬛侧卧在床上,轻轻咳嗽了两声,面容憔悴不堪。她的目光直直地望向角落里的琴,那把名为“长相守”的琴。
“长姐,节哀。”玉隐试图劝解道,但甄嬛只是苦笑着摇摇头。
“此后这琴也不必再弹了。”甄嬛的声音带着一丝决绝,仿佛已经放弃了对未来的期望。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把琴上,似乎回忆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
玉隐沉默了片刻,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果亲王的离世,对两人的打击是多大,只有自己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