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自由工业园,按照规划一步步推进。
砖窑、水泥厂、木材厂、养猪场、制糖厂依次建立起来。
这段时间通往北方的道路,运输的物资从各类建筑材料变成了各种生产线。
通过层层选拔,相关工厂人员已经配备齐全,除了部分特殊照顾外,其他员工都有一定文化水平,在北方念过小学,初中,部分人还是高中毕业。
工厂管理副职及相关技术人员,均从北方招聘过来。
现在正组织当地员工,学习相关设备技术使用和工作操作规范。
李老伯选出来的几个厂长,也都跟着北方来的管理人员,一起梳理工厂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李向军的要求,只有人等设备,不能让设备等人,工厂人员建设,必须提前再提前。
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超市、医务室也搭好了框架。
医疗设备器材已经躺在北方的商贸公司仓库,就等这边建设完成,就马上运送过来,医务室也包括从北方挖过来的1个内科,1个外科,还有1名护士及本地招聘的3名护士,合计6人。
这段时间北方来的医护人员,李向军可舍不得让他们闲着,直接让他们先用手头的设备为大家治疗,工地聚集了这么多人,各种意外伤害,头疼脑热的不断发生,3个本地护士在实际操作下,技术飞速提升。
除了负责收尾工作的项目队,其他大部分施工队,参考北方新农村建设标准,投入到了修建住宅区工程中。
一栋栋独立的3层小楼拔地而起,原来规划的60户,直接扩大为100户,多余的40户,用于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园区工作人员。
特别当李向军当着各个工程队宣布,全部工程完工后,会拿出5栋小楼奖励给优秀工人,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
每当村民看到新建的居民楼,在想想自己家破旧的小平房,平时觉得不错的家,现在心里觉得就像狗窝一样,嫌弃的不行。
好多人,特别是获得了工厂工作岗位的家庭,都计划着后续要好好攒钱。
到时候园区内自己的工厂投入生产了,可以内部购买好建材,把自己家房子推倒重建,建不起三层,那也要建个两层小楼也不错。
7月底,园区超市试营业,整个园区内所有人,包括园区外的附近村镇的老百姓,都赶过来。
虽然老街市区就有大型超市,但那距离大家都很遥远,现在家门口就有一个,方便多了。
附近村镇的老百姓,特别羡慕117区域的8个村子。
原来看到他们被小小的自由军管理,还担心会不会被剥削压榨。
现在看到这些村民,要么进厂进施工队,要么加入自由军,各项生活待遇不断提升。
特别是超市、医务室,虽然对所有人开放,但是对园区内居民有特别优惠。
工厂投产后,内部购更让外面人羡慕。
好多人打听,能不能报名进入自由军或者工厂,都被李向军拒绝了。
李向军优先考虑内部人员,把117区域所有人牢牢绑定在自由军的战车上,确保内部稳定后,才会考虑对外开放工作机会。
原来是担心兄弟过得苦,现在是害怕兄弟开路虎,几个月时间,隔壁村民的心态就发生巨大变化。
有人都暗暗想着,自由军什么时候打过来,让自己也享受各项优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