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汴京城逐渐苏醒。街道上早已人声鼎沸,叫卖声、脚步声、说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这座千年古都的市井图景。
苏青柠跟着李善走在杏花巷上,仔细观察着这条美食街。各家店铺的招牌琳琅满目,有"荣华楼"、"醉仙阁"、"品味轩"等,每家门前都摆着精致的点心样品。
"这条街上最有名的是荣华楼,"李善介绍道,"他家的厨子是御膳房出身,手艺一绝。"
系统分析:
【商业格局】
街市分布:
高档食肆:荣华楼为首
中档店铺:数家知名老店
平民小贩:遍布街角
特色摊位:零星分布
"御膳房..."苏青柠若有所思。她记得现代史料记载,北宋御膳房的菜品精致程度甚至超过后世许多名店。
正想着,街上突然一阵骚动。只见一群衙役快步走来,为首的是个面色阴沉的中年男子。
"王大人驾到!"衙役高声喊道。
路人纷纷避让,苏青柠却看得出神。这个王大人,正是刚才轿子里傲慢的御膳房总管王守仁。
"姑娘快让开!"李善拉着她闪到一旁。
王守仁走到荣华楼前停下,掌柜的赶紧迎出来:"王大人光临,蓬荜生辉啊!"
"哼,太后寿宴在即,本官要亲自检查各家食材。"王守仁冷声道,"若有不合规矩者,决不轻饶!"
苏青柠暗自记下。这太后寿宴,或许是个机会。
待王守仁一行远去,李善才松了口气:"这位王大人最是难缠,仗着御膳房的权势,没少欺压各家店铺。"
"是吗?"苏青柠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走过几家店铺,她们来到那间空置的铺面前。虽然有些破旧,但位置极好,紧临御街,来往的达官贵人不少。
"这铺子的前任老板是御膳房的人,"李善压低声音,"听说得罪了王大人,就......"
苏青柠点点头。这更坚定了她的决心。在这个乱世,要想立足,光有好手艺是不够的。
"李老丈,这铺子我要了。"她拿定主意。
"啊?"李善吃惊,"姑娘可想好了?这条街可不太平啊!"
苏青柠微笑:"越是不太平,越要有人守住这一方烟火。"
接下来几天,她开始筹备开业事宜。除了基本装修外,她特意在后院辟出一片空地种药材。
"这些都是最普通的药材,"她对李善解释,"但用得好,就能做出养生美食。"
"养生美食?"李善似懂非懂。
"比如这个。"苏青柠取出一碗刚做好的羹汤,"加入当归、枸杞,补血养颜;配上山药、莲子,健脾养胃。"
李善尝了一口,眼前一亮:"好喝!这味道,比荣华楼的还要好!"
正说着,街上又传来骚动。这次是一队金国商人,为首的是个年轻女子,正在四处打量街上的店铺。
"这是金国大使的千金,"路人小声议论,"听说专门来买太后寿宴的贺礼。"
苏青柠若有所思。这或许是个机会。
"李老丈,您在这条街上消息最灵通,"她问道,"不知太后平日最喜欢吃什么?"
李善想了想:"听说太后最近身子不适,常常胃口不好。"
苏青柠眼睛一亮:"那就准备些开胃养生的点心......"
夜幕降临,汴京城渐渐安静下来。苏青柠站在铺子里,透过窗户望着街上的点点灯火。
这座繁华的都城下,暗流涌动。而她,将在这乱世中,用一双巧手烹调出不一样的人生。
月光洒在她的食谱上,一个全新的传奇,即将开始......
街市渐渐安静下来,暮色中的杏花巷飘着阵阵茶香。
"姑娘,"收拾完药材的李善突然开口,"听说这位王大人的名字还颇有讲究,他这名字倒是与一个古老传说有关。"
苏青柠正在翻看医书,闻言抬头:"哦?愿闻其详。"
李善捋着胡须道:"老朽年轻时曾遇到一位游方道人,他说"守仁"二字大有来历。相传先秦时期就有一位隐士,也叫王守仁......"
"此人讲究心性修养,认为为人处世要"知行合一"。强调心性修养。他认为,人心本善,格物致知不在外求......"
"那位隐士如何说?"苏青柠来了兴趣。
"他说人心本善,要以良知为本。处世不在表相,而在本心。"李善说着,似有所感,"可惜如今有些人,徒有其名,却不明其理。"
苏青柠眼前一亮。作为穿越者,她顿时想起了明朝的那位王守仁(王阳明)。
"是啊,"苏青柠意味深长地说,"他主张"致良知",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本心的善念。可惜......"
李善道:"姑娘见识不凡啊!老朽也听说过一些。那位先贤不仅学问了得,为人处世更是光明磊落。"
正说着,街上传来一阵喧闹。王守仁正带人检查一家小店。
"这些香料有问题!"只见他厉声呵斥,"全都给我查封了!"
小店老板连连磕头:"大人饶命!这都是上好的货色啊!"
"唉,"李善摇头叹息,"那位隐士说过,"存天理,去人欲"。如今看来......"
"李老丈,"苏青柠轻声道,"这些香料可有问题?"
李善摇头:"哪有什么问题,不过是不肯给孝敬罢了。"
苏青柠起身,轻声道:"李老丈,且让我去看看。"
"姑娘小心!"李善担忧地说。
"王大人。"苏青柠望着那可怜的小店老板。她上前施礼,"小女子略通医理,可否让我看看这些香料?"
王守仁转身,见是个年轻女子,皱眉道:"你是何人?"
苏青柠不慌不忙,拿起一包香料仔细查看:"这是上等的桂皮,产自岭南。味甘性温,能温中散寒。想来王大人精通御膳,对此应该很了解?"
王守仁一愣。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对香料如此了解?还暗指他身为御膳房总管却不识货?
"哼,识得几味香料就来卖弄?"他冷哼道。
"懂得倒是不少,"他继续哼道,"不过本官说它有问题,就是有问题!"
苏青柠微微一笑:"小女子读过《本草纲目》,上面说"桂乃众香之首",最适合养生进补。王大人以为然否?"
"王大人可知那位同名的先贤,最讲究什么?" 她又道。
"什么?"王守仁不耐烦道。
"良知二字。"苏青柠正色道,"他说"良知现前,是非自明"。且这位先贤最讲究"存仁去欲",说为官者更应如此。","王大人以为然否?"
四周突然安静下来。这番话,可谓是字字珠玑,却又句句带刺。
王守仁脸色阴晴不定。他当然知道那位先贤的大名,此时被人当面对比,颇为难堪。这番话不但说到了他的名字来历,更指出了他的所作所为与"守仁"二字相悖。
"你......"他语塞片刻,最后冷哼一声,"念在你是女子,本官不与你一般见识!走!"
说完带人离去,小店老板感激涕零地连连向苏青柠道谢。
"姑娘好智慧!"李善叹道,"不过这王大人怕是记恨上了。"
苏青柠抿了口茶:"无妨。既然同名同姓,不妨让他多想想那位先贤的教诲。或许这能让他想想"守仁"二字的真意。"
夜色渐深,茶香袅袅。苏青柠望着街边的灯火,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