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弟的反应,和张皇后一模一样。
不难看出,魏老狗在他们二人心中的形象。
不过,很正常。
小老弟朱由检现在只是一个热血少年,在他眼里黑白分明,不是好人就是坏人,有此认识不足为奇。
谁没有年轻过?
老实讲,天启皇帝在他这个年纪,同样如此,并无分别。
现在,有哥教他重新认识人生,再安排历练一番,让他见识那些正人君子的丑陋面目,或许就能快速成长起来了。
至少,对待人和事会有客观的理解。
“皇弟,今日朕跟你谈谈朝堂诸公的德行,你认真听听?”
天启皇帝端着酒杯一饮而尽,咂咂舌,嘴角露出一许微笑,开启了调教小老弟的过程。
“朕即位之初,和皇弟年龄相仿,开始也想励精图治,亲贤臣,远小人,和朝臣齐心戮力共振大明。
故而从一开始,朕重用东林官员。
这些人,都是老成持重,品德高尚,满朝上下交口称赞,天下称其贤的谦谦君子。
以叶向高为首辅,韩爌、刘一燝、方从哲等人为大学士,组成内阁成员。
其后,韩爌和刘一燝二人以朕在当皇孙时,未曾出阁读书,请求朕听讲经筵,并天天如此,朕接受了。
辽阳失陷,京师震惊,内阁认为是官风苟且、轻浮,草拟御札勉励百官,共图实效,朕采纳了。
之后,内阁以兵饷十分匮乏,联合上书请求发放内库库银,朕也下诏发放了百万两库银,以至内库空空如也。
……
可以说,为了祖宗基业大明社稷,朕能答应都答应,不能答应的也答应了。
按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在如此多贤臣的治理下,不说什么蒸蒸日上大明中兴,至少国势要稳住吧?
可结果呢?”
说到这里,天启皇帝猛然重重的拍着酒桌,让认真听讲的小老弟朱由检吓了一大跳。
这些年来,得益于老哥的照顾,为他请了朝堂大儒授课,他一直呆在信王府老老实实读书,从未参与过朝堂之事,更不明白朝臣是什么德行?
反正他看到的朝臣,都是温文儒雅口里喊着忠君爱民,一心忧心国事的模范贤臣。
现在看来,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呐!
天启皇帝霍然起身,指着宫外咆哮道:“朕忍了他们四年,可是群臣没打过一场顺心的仗,军国大事拿不出主意,钱粮损失无数。
不仅于此,在他们手上,辽东局势迅速恶化,遭遇了沈阳大败、广宁大败,最后丢掉了整个辽东。
值此大明江山风雨飘零之际,这些正人君子们却无视国家危难情况,为了推脱自身罪责,犹自争吵不休!
朕数次下旨申斥内阁及六部官员,以后务要虚心谨慎,协力共图江山社稷。
今后行事者,务必着实整理,毋事空言。再有胡言乱语,混淆是非者,决不姑息!”
此时,天启皇帝已经完全入戏了。
“然而,这只是朕一腔情愿罢了!”
长呼一口气,落寞的坐下来喝了一口闷酒,对着初次听说这些的小老弟道:“值此情况下,朕日思夜虑,于天启三年末让魏大伴执掌东厂。
到天启四年,杨涟等人上疏攻击魏大伴,非要置他于死地,朕没有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