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早朝,魏阁老一纸上书,一口气罗列了曹家以及曹家军十条罪状。
除了之前朝臣陆陆续续参奏的那些关于曹家军如何在西关欺压良民,为非作歹的罪状,另还有两条,搅的整个朝堂炸了锅。
其一,曹家佣兵自大,妄图只手遮天。证据,临将军受伤,严令封锁消息,曹家军却不顾主帅军令,将此消息输送入了京城,送入的不是无极宫,而是曹家。由此可见,曹家军心中,无君主,无主帅,只有曹贸。
其二,曹家隐瞒临帅伤势不报,居心叵测。推理,临将军手臂被废,其子临献虽战功赫赫,可只是副尉封号,一旦临将军无力担任主帅,临献小小一副尉,身份无法领导整个临家军,西关军力,便会成为曹家军的天下。
这前八条,全是为了后两条做铺垫,后两条扣下来的罪名,足够曹家吃一壶,曹将军当即反驳,然而魏阁老为了这天显然准备了许久,朝中又大是魏阁老的追随者,多半皆是文臣,论嘴皮子功夫,曹将军及其党根本不是对手,很快就应付无暇,败下阵来,最后索性脑袋一梗,跪在地上,道一句臣之忠心,天地可鉴,望皇上明察,就再不吭声了。
皇上显得为难至极,这一个早朝,上到下午还没散去,临夏在芳华宫用的午膳,前朝紧张气氛感染了整个后宫,向来有午睡习惯的朝阳公主难得毫无困意,拉着临夏闲聊,时不时派出去打探的人会送点朝堂上的消息回来。
她一个公主,还是皇上敬重的姐姐,做这些无人会说,可临夏一个妃嫔,准确来说还是”当事妃嫔“,听这些其实有些不妥。
临夏私以为,公主留下她一起听,其实别有用心,当然不会是坏意,估计只是想让临夏这个“当事妃嫔”,能够获得一手的准确的消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