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父,你那学生挺有也意思。”朱玉笑着对吴安说到。
“他就是一竖子,没把我这老骨头气散架就不错了,成天顽劣,不思进取。”吴安把手里的茶杯放在桌子上板着脸说到。
“舅父,金陵城比我上次来的时候改变挺大的。”朱玉说到。
“还不是那竖子,看着这里也不合适,哪里也不合适,天天在我耳边聒噪,要不是他还有点本事,舅父早就把他赶出门外了。”吴安笑道。
“舅父可否与我讲解一下金陵这些改变的缘故,等我回到京城后汇报给父皇,酌情在整个大唐推广。”朱玉问道。
“因地制宜,舅父曾经问过那竖子,但是那竖子告诉我这一句话,不同的地方适合不同的政策,有些东西会影响到本地某些人的利益,阳奉阴违。因为金陵城特殊,那竖子又是常彪子的结拜义地,所以一些势力都礼让三分,并且改革之后他们也尝到了甜头,所以金陵这边改革的比较理想。”吴安抚摸着胡须说到。
“那不如让方原陪我几天,逛逛金陵城。”朱玉点了点头,知道吴安的意思,他是储君,大唐的格局比谁还要清楚。
“那竖子我做不了主,你可以去问一下他,兴许可以,那竖子很是懒散,喜欢无拘无束。”吴安看着书房外面陪朱涵一起玩耍的方原淡淡的说到。
“外甥明白,绝不强迫。”朱玉说到。
吴安早就料到朱玉会来,但是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他上个月与皇后通过信件,知道朱政的身体这段时间并不好,朱玉应该在京中辅政,等朱政的身体状况好了再下来。
他与方原也交谈过,方原并不愿意涉及到政治中,在金陵这一亩三分地上悠哉悠哉的挺好,无论谁当皇帝,只要善待百姓就是明君。
朱涵挺喜欢方原,很快就和方原玩到一起去了,太子妃在一旁仔细观察着腰间挂着太子玉佩和忠勇伯玉珏的方原,不知道是方原已经察觉到他们的身份还是没有察觉到。
“小胖墩,你知道那个农夫最后怎么样了吗?”方原看着朱涵问道。
“我叫朱涵,不叫小胖墩。”朱涵不满的扭过头去:“那个农夫最后怎么样了?是不是天天都有兔子撞死在树上?”
“如果这样,那谁还去种地啊?那个农夫最后被饿死了。”方原说到。
“怎么会被饿死呢?不是连续两天都有兔子撞死在树上吗?第三天肯定也会有兔子撞在石头上。”朱涵挠着脑袋不解的问道。
“涵儿,那个农夫也是抱着这个想法的,所以田地就荒置了,田地荒置没有粮食,那个农夫肯定会被饿死的,对吗,方大人。”太子妃看着方原笑道。
“夫人说的对,小胖墩,多跟你母亲学,别一天天的只知道吃。”方原刮了一下朱涵的鼻子说到。
“我不是小胖墩,我叫朱涵。”朱涵板着个脸气呼呼的说到。
“那你告诉我那个农夫为什么被饿死了呢?”方原问道。
“母亲大人说了,那个人因为不下田,所以没有吃的,最后被饿死了。”朱涵认真的说到。
“这叫做守株待兔,要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要不知变通,墨守成规。”方原说到。
“涵儿知道了,谢谢方叔叔。”朱涵对着方原行了一个弟子礼。
“小胖墩不要客气,只要以后我叫你小胖墩你别生气就好。”方原用手连忙托住朱涵的手。
开玩笑,这弟子礼可不是乱行的,万一以后被赖上了就麻烦了。
朱玉站在一旁,听到了方原对朱涵的说教,看了一下太子妃。
太子妃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能当上太子妃的女人不会那么简单,但是她却看不懂方原。
“子孝,你过来。”吴安对着方原说到。
“怎么了,老头子,额,老师。”方原来到旁边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