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一江春水向东流(2 / 2)扶苏三国首页

莹儿眼中闪出无数的小星星,心中默默念道,要是换做莹儿肯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不愧是公子,太厉害了!嘤嘤嘤,好想睡他啊。

我可是公子的贴身丫鬟,要不要过阵子勾引一下试试?啊。好羞啊!

莹儿像个煮熟的螃蟹似的,刘琦走出好远还愣在原地装死呢。

……

一段风波过后,刘琦在蔡帽的带领下一一拜见了几位大儒名士和高官,之后让刘琦坐落在蔡全的身旁,继续主持诗会。

刘琦坐落之后,奇怪的看着站在自己身旁心不在焉,面色红润的莹儿,不知道是不是眼神太过霸道,看的莹儿差点将脑袋缩进衣领里。

是不是这种大场面吓到她了,真是没出息,别说是我家的丫鬟。刘琦不在关注莹儿,随手抓起一个糕点,嘀咕道:“这也叫作诗?”

诗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每当青年才俊展示他们的诗词时,总有几位大儒一一点评,得到点评为上佳的人则欣喜诺狂,得到尚可的人则脸色暗淡。最精彩的莫过于一位叫做庞统的年轻少年,他做的诗词一出,立马满堂喝彩,欢呼声,呐喊声,崇拜声起此彼伏。

反观刘琦一脸不屑,味同嚼蜡。

说道庞统,刘琦的眼睛不禁一亮,这人嘛,长得还真有个性。豆眼睛,大鼻子,外加一张血盆大口,像极了四大恶人中的李大嘴。至于才能嘛,那不必说了,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凤雏”。在刘备手下担任军师一职,可见刘备对庞统的喜爱与信任,一度超过了早期投奔的诸葛亮。

军事谋略问庞统,政务要事问诸葛。庞统聪明又懂计谋,夺益州可是庞统的谋略,也正是有了庞统,才让刘备不那么落魄,在与刘璋的争夺中,占据上风直到完全胜利,也才有了后期能与魏吴争霸的资本。可惜的是,还未立几次大功的庞统就英年早逝,死在了落凤坡。如果庞统不死,蜀汉称霸未必没有可能。

而如今的庞统,才21岁,比刘琦大了3岁而已,虽显年轻,却早有盛名,被荆州名士中名气最大的庞德公点评为“南州士之冠冕”,可谓是荆州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

举贤不避亲,若没有真本领,再亲也不敢扣高帽啊。

“庞统,徐庶,王粲,司马芝,裴潜……”刘琦默默的记着几个表现出色的人物,心里想着人才啊人才,如今我还是光杆司令一个,必须收几个人才或者收获几位官员的支持。嗯?怎么没看到诸葛亮啊?我的孔明锅锅呢?

刘琦不知道的是,诸葛亮也小有名气的。只不过如今才19岁,比刘琦大了1岁,也算是个未成年人,虽有表字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但襄阳诗会何其隆重,不知有多少大儒在场。那些未及冠的少年郎怕自己急不可待的参加让人以为自己多想出名,多想展示自己似的,一点不符合读书人淡泊名利,看破红尘的高雅,因而那些实际年龄未满二十的虽然很想来但都没有参加。

“扶苏公子,反正来都来了,何不吟诗一首呢?做的不好不要紧,重在参与嘛。”之前怼过刘琦的青年男子站了起来,向刘琦开口说道。

“啊?我书读的不多,作诗真的做不来的,你真的要我作诗嘛?”刘琦心中大喜,刚想着不能好好装逼一下,憋得好难受啊,好无聊啊,就有人雪中送炭,好人呐。连忙做出一副柔柔弱弱,不自信的样子。

青年男子看到刘琦毫无底气的样子,心中得意,笑嘻嘻的开口说道:“之前多有得罪,公子面对诬陷能镇定自若,胸有成竹,想必学识定也是极好的。为兄这就为之前的言语道歉,恳请公子能吟诗一首给大家开开眼见。”

“哎呀,本公子没你说的那么好,也就一般般啦,当不得世界文采第一人的称号啦。对了,这位哥哥今日主题不限,您做的是什么题目的诗呢?”

呸……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还有什么时候说过你是世界文采第一人了?怎么这么不要脸!哼一回你做得诗连三岁小孩都不如,看你怎么收场。男子假装热情的开口说道:“为兄做的是以“春”为题的诗,想必在下作诗时公子没有仔细听,我为公子在重复一遍。”

“春日风情无限好,娥儿姿态百媚生。

我问何处桃花源,却道襄阳歌舞平。”

“为兄以春日时分,诉说襄阳城百姓安居乐业,歌舞升平,一片和平的景象。”青年男子洋洋得意,此诗可是被几位大儒点评为佳的呢。

“好湿,好湿。兄台的诗仿佛有魔力,让小弟情不自禁,诗意盎然啊。有了有了,小弟也以“春”为题,吟诗一首。”

不自量力,洞井之蛙,无知之……徒……徒你妹啊,这,这怎么可能!

只见刘琦随意的咬了口糕点,一首诗不用思考随口而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