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季的角色便是伏兵,待到两军胶着之时冲出,打破双方的均势。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孙季必须先将自己隐藏起来。耕田之中并无什么树林,因此他很可能不得不转移地更远一些。
也就是说,一方面,此时派出孙长平支援孙季,可能会和前来赴战的曹军相遇,进而暴露孙季的伏兵;另一方面,陶林自己也不知道孙季如今身在何处。
但反过来说,孙季的埋伏地点必然会远离战场。信息延迟的情况下如果他不能够选对时机,那么不仅他自己很可能身死人手,还有可能会导致陶军的失败。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考量的抉择。
依偎在齐氏怀中的陶林望着天空,脑力全开试图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抉择。
夏日的早晨分外灼热,但单纯而又勤劳的蜻蜓已经出现在田野中,四处飞行着寻觅美味的野食。
开玩笑,我怎么会把注意力放在这些蜻蜓身上?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了。
“陶大人?”低着头等待着陶林回复的孙长平迟迟没有得到回应,心中怀有疑惑地他斗胆抬起头来想要追问结果。
但他所看到的确实一名天真幼稚的孩童脸上绽开着笑颜两只小手追着蜻蜓上下挥舞。
“陶大人?”孙长平的脸上瞬间变得哭笑不得。
“咳。”明明只是个孩子,陶林却假装大人一般干咳了一声,收回了孩子的烂漫。
“哇。”在一时的分神之后,他也最终做出了决定——曹军的旌旗已经进入了陶林视野,虽然在低地布阵的陶军还不能看到曹军的军阵,但坐在小丘上的陶林已经能够将曹军威武的阵势一览无余。
两队骑兵分别在军阵两翼展开,数百名弓箭手和身着重甲的佩剑守卫混编在一起,走在最前列向陶军整齐压来,无数长戟高高举起犹如山林,一震一震。深红的旌旗迎风抽动,那猎猎的响声仿佛就在陶林的耳边响起。
“诺。下官这就回去。”尽管被陶林回绝了请求,但孙长平并没有在外在表现出什么不满。识得大体的他自然知道当前的局势已经容不得自己的私情。
“全军向前!”陶勇这边同样领了军令,回到前军指挥部队向前推进。
五百名弓箭民兵快步向前越过戟手,翻过田垄,在田间拉开散阵。两排长戟民兵快速跟进,登上战场。前排的长戟民兵停在弓箭手之后同样拉开散阵,准备在弓箭手射击之后迅速发动进攻。后排的戟手则作为预备队,提防着可能来袭的骑兵。
孙长平那边率领着部曲从陶军的右翼出发。位于侧面的他不需要怎么担心曹军远程攻击的威胁,麾下的部曲保持着密集队形不紧不慢,尽可能地保持着队列缓缓走向曹军。
陶林和他的持矛亲卫是最后越过田垄的。当他们越过田垄之时,曹军的军势已经完全展露在陶军面前。
一条黑红色绸带在战场另一头延展伸开,所有想要看得更远的视线全部被齐齐斩断在绸带之前。
“进军!”然而容不得士卒迟疑,后方的军鼓便已响起,催促着众将士快步向前。
旌旗摇摆,鼓声阵阵,两军将士一往无前,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