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四面透风,采光良好的院子里,召开了第一次军事会议。
黄观兴致勃勃,也没有回屋,躲在门边偷听。
院中二十五个人密谋,淮西话满天飞,听得黄观头晕脑胀。
在这次会议上,老朱同志雄心勃勃,提出了二次创业计划,正式成立筹备工作组。
响应精神领袖韩林儿号召,借用刘福通的造反技术,挂牌成立郭大帅名下的濠州集团……定远分公司。
借此打开起义新市场,开创造反新局面。
这也没办法,现在大家都在打着“明王出世,普渡众生”的旗号起义,使用的是技术带头人刘福通同志,自主研发的造反技术。
当然了,这年头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加盟费和专利技术使用费,统统没有!
不管在哪个年代,起义造反都是一门要掉脑袋的技术活,成本很高,风险很大,成功率又很低。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造反成功的也就那几个朝代,辦着手指都能数过来。
所以说,造反有风险,入行要谨慎!
从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第一个举起反元大旗开始,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元朝就发生了几十起暴动,数百万人参加了起义军。
当年纵横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不复当年之勇,只知道砍无辜老百姓的人头冒功,已经无力挽救危局。
在这年头,造反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但是想要成功,黄观认为,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一块合适的地盘。
第二,要有一个有能力的带头大哥。
第三,还得有无数有志于造反事业的人力资源。
像黄观上一世,八十年代还有个瞎子,在大别山区盖了三间茅草房,自己当皇帝,村里人人当大臣,三宫六院全都有。
结果……让村支书带着两个警查叔叔,直接团灭了。
太失败了,真是没有前途!
这个搞笑的造反案例,承包了黄观整整一年的笑点,想想都无语。
定远是一个造反的好地方,老朱同志技术熟练,业务水平很高,就是一个造反老司机,绝对不会让这么荒唐的事情发生。
至于说造反人才,现在元朝四处冒烟,无数百姓沧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招之即来,人力成本很低,元朝明显已经成为最大的造反人才输送基地。
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就等开张了!
朱元璋手下的二十四人组,每一个人的素质都很高,业务很熟练,行动也相当迅速。
开完会后,每一个人都按照老朱同志的布署,各司其职,开始干活。
收寨粮的收寨粮,拉壮丁的拉壮丁,很快就组织起来了几百人的队伍。
定远是个穷地方,十年就有九年荒,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无家可归的难民,这些人都是宝贵的人力资源。
况且,这些参加队伍的人,家里还有饿着肚子的亲戚,什么哥哥弟弟,什么叔叔舅舅,什么子侄外甥。
喊一嗓子,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争先恐后,全都跑过来混饭吃。
这一下,连招聘宣传费用都省了!
黄观本来还想,打着大明轮王的旗号招摇撞骗,拉几个明教弟子下水,为大明公司初期创业添砖加瓦,贡献出自己微薄之力。
哪知大家反元热情这么高,踊跃报名参加起义军,根本不给自己表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