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你现在的状态不对啊!我很为你担心。”
大学四年,艾大明和于崴关系很铁,亲如兄弟。于崴关心集体,是个热心肠,干什么都充满朝气。可眼前的这个人,对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热忱,内心又那么矛盾纠结。
“书记,你还记得毕业典礼上李老师说过的那番话吗?”
“我倒背如流。同学们,你们就要毕业了。走入社会,将要面临理想与现实的选择,金钱与名利的诱惑。人生的十字路口,常常烟雾朦胧。你们如何选择,决定了你们将要走什么样的路。这四年,我们见证了你们的成长,也明白你们的困惑,甚至不满。希望你们勇敢地走出去,奔向新的生活!”
艾大明听到于崴倒背如流,道:“你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多少次失眠难受的时候,我就会默念这段话,脑海里一幕幕都是大学时意气风发的情景。”于崴将香烟搁到烟灰缸里,掸掉快要掉下来的烟灰。
屋子里满是烟味,艾大明忍不住把窗户打开。清新寒冷的新鲜空气猛的窜进了房间,让人不禁打了个寒战。
“只顾着自己抽了。”于崴赶紧掐灭了烟头,抱歉道,“其实我也不是喜欢抽,就是找个发泄的管道。”
“这没关系,不过烟草有害健康,少抽为好。”
于崴点头称是。
“你既然这么不愿意在机关工作了,为何不辞职呢?现在公务员辞职,并不罕见。看新闻上说,山南省有个市长,正厅级,也辞了职。”
于崴叹口气:“我也羡慕他的洒脱。可人家身居高位,有资源有背景,及时离开体制,也有好出路。我呢?无名小卒。”
“书记,你这可错了。你年轻,又是高材生,前途大有希望!”
“说是这么说。我辞职的想法只要和家里一提,我爸爸抄起扫把就扑过来。我妈说,要是我辞职,她就死给我看。”书记眉头紧锁,一脸茫然。
“那你就这样一直下去?精神漂泊,灵魂流浪?”
于崴沉默不语。
屋子里烟雾已经散尽,艾大明探头出去准备关上窗子。招待所各房间里的灯光渐次熄了,只剩下院子里昏黄的几盏路灯。夜色深沉,仿佛将宇宙的一切都笼罩在无边的黑暗里。
艾大明掏出手机,给于崴转发了一篇文章,道:“你看看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写的《论摆脱》。这篇文章是李老师推荐我看的,我看了不下十遍。”
于崴拿起手机看了起来。
良久,才淡淡地道:“大明,这篇文章就是说我这种人。你看作者说的那个讨厌衙门,却又天天去应卯的人,不就是我吗?”
于崴遇到知音,想到这种痛苦并非自己的专利,突然有了一种精神的慰藉。
艾大明道:“人生的烦恼之源,就是放不下,摆不脱,舍不得。”
“是啊,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