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鸿逵见朱慎锥没有生气,一颗悬着的心也算放了下来。
郑鸿逵说的都是事实,目前山东水师的确不具备远航的可能,主要是因为船只的原因再加水师的实际情况。此外还有一点郑鸿逵没说,那就是南海贸易目前掌控在他大哥郑芝龙的手里,一旦山东水师介入南海贸易,那么必然会和郑芝龙产生利益冲突。
虽然郑鸿逵和郑芝龙不一样,他对朝廷更为忠心,也更希望能为大明多做点事。可他和郑芝龙毕竟是亲兄弟,如果皇帝逼迫自己开拓南海业务,郑鸿逵势必会在这件事上和郑芝龙产生矛盾,作为曾经郑氏海盗集团的一员,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大哥了,别看郑芝龙眼下已是大明的高级官员,可他骨子里依旧是当年当海盗的那套,对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极其看重,根本不允许别人染指。
哪怕是亲兄弟,郑芝龙也一样防范,而且郑鸿逵更清楚南海对郑芝龙的重要性。
要知道郑芝龙被招安后依旧拥有庞大的水师和能征善战的部下,这些军队名义上是大明的军队,可实际上和他的私军没太多区别。
而且当初招安时朝廷对郑芝龙有过限制,只允许他保留一部分水师和陆战部队,这个规模并不大,朝廷这些年也是按照当初招安谈好的安置条件来下拨军饷的,但大明的军饷下拨从来不是足额,别说郑芝龙区区一个受招安的海盗了,就算是作为国家军事屏障的九边将士,军饷也经常时有时无呢。
连九边的将士都拿不到足额的军饷,何谈区区一个郑芝龙?
所以自招安后,郑芝龙要靠朝廷拨款维持他的水师和军队开支根本就不可能,朝廷拨下来的那些银子少的可怜,甚至还经常拖欠,郑芝龙手上没银子怎么养这些人?如果没了这些人,他又怎么保证自己的地位和军队控制力?
所以郑芝龙必须要从其他方面想办法弄银子,而作为掌控南海的海盗扛把子,郑芝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继续通过南海这个聚宝盆来维持军费开支。怎么干?郑鸿逵太清楚了,无非就是干当年的老本行,以武力控制南海对来往的船只收取买路费,此外再私下对南海进行大规模的走私贸易,获取大量财源,甚至在有时候还偷偷摸摸干过海上打家劫舍的勾当,要不然郑芝龙能这么滋润?
当然了,这些话是绝对不能说的,这可是郑芝龙集团内部的秘密,而且这个买卖和福建甚至广东当地的士绅集团也有不少关联,早就形成一个共同利益团体了,其中的利益远不是常人能估计,真要计算起来得吓死人。
郑鸿逵虽然对朝廷忠心耿耿,现在的他已经离开郑氏集团了,更不想去掺和南海那边的事,可双方的血脉联系和渊源却是斩不断的。而且他心里也知道郑芝龙这么干是在朝廷眼皮子底下玩火,这种东西根本拿不到台面上来,一旦山东水师南下,许多秘密就瞒不住了,郑鸿逵不希望自己兄长因为此事和朝廷闹翻,他只能用其他理由来解释目前山东水师不能南下的缘故,当然他这些理由也是实实在在的。
在郑鸿逵来看,大明要解决海船远航问题可不是那么简单,目前大明造船技术的缺陷和其他实际情况受到制约,再加辽东的建奴还没解决,山东水师目前只能顾及北方而不能立即南下。
要解决这些需要很长的时间,也许三五年,也许十来年,甚至更久。如今的大明也不是几年前的大明,目前大明已有中兴之相,大明的财政也不断好转,等到大明能够完全负担起福建水师军费开支的话,或许这个情况就会改变。
所以郑鸿逵没提及此事,这是他的私心,而且作为兄弟郑鸿逵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但郑鸿逵却不知道朱慎锥早就知道了郑芝龙私下干的那些事,他刻意隐瞒的这些秘密只是一个笑话罢了。
心中暗叹一声,朱慎锥对郑鸿逵略有些失望,虽然郑鸿逵对大明忠心,可他毕竟是郑芝龙的亲兄弟,手足情深为其兄遮掩一二也是人之常情,从情理来说并不算为过,而且除去这件事外,郑鸿逵并没其他问题。
可仅仅如此,朱慎锥就更坚定了解决郑芝龙的想法,而且他也为自己之前没有莽撞行事略有庆幸。亏得他沉住了气,没立即向郑芝龙动手,而是开始布局稳扎稳打,一旦做的过激,逼得郑芝龙反叛问题就棘手了。
而且这一次让郑鸿逵来京也是试探对方的态度,现在郑鸿逵的回答也让朱慎锥下了另一个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