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长安(1 / 2)虞夏首页

李业漫无目的的行走着,听着,看着。

这一路走来,见到不少怪事,也听到些趣闻。

像是用来吓小孩的水鬼,卖饼家的婆娘,什么大官人,什么皇子。

大部分都是些没用的信息,不过也有些有用的,像是这个朝代,大什么朝,那个发音有些奇怪,李业不确定那是个什么字,也听到了一些关于这个朝代的历史事迹。

哪怕有些地方听不懂,李业也听得津津有味。

“却说那一日,风云变幻,雷雨交加,太祖皇帝梦见一金龙遍体鳞伤,奉上金甲,俯首称臣。太祖心道这黄龙莫非是真龙所化,入梦向他求救,遂派人寻找梦中的场景……”

长篇大论者乃一老者,他一头白发,衣着得体,在一座凉亭里对着一群小孩说着故事。

李业听了一会,又见几个束发男子捧书而行,他心念一动,起身跟上了他们。

平常人说话李业尚且能听懂,这几个年轻开口一说话,讲究遣词造句,语速又快。李业只觉得头昏脑涨,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一路跟着他们,过河上山,在山腰处进到一间私塾里。李业寻了个空挡,站在课堂外,听着课堂里教书先生的讲课。

“温故而知新。今日,我们便来温习往日所学,韦正,可否背诵尧典?”

“可。”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李业听得迷迷糊糊,他踮起脚,往窗前看去。只见一群少年跪坐于案桌下,前面一人站姿挺立,口若悬河,一篇文章背下来,只稍微停顿了一次。

那长衫蓄发的先生又道:“可有人背诵舜典?”

“先生,我能背诵。”有人起身,得到先生的许可后,便背诵起来,“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

“这先生是在偷懒吧?”李业心想,仍是听了下去。

他却是跟错了人,这些少年,皆是要准备考科举的。以他的文字储备,不足以听懂他们的课程,他应该去找蒙学的私塾。

李业冒出个头,早被人发现,那先生也不赶他走,听着学生的背诵,学生背不下来,他便提醒下文。

“这先生明明跟我对视过了,还不赶我走。”李业胆子也大了起来,不再缩头缩尾。

他们下课后,那先生走出教室,看了眼李业。

有些学子放下书本,出了私塾去玩耍。李业便低着头,走进课堂,留在教室看书的少年抬头望了他一眼,又低头专心苦读。

李业在课桌间的空隙里走来走去,眼睛越来越亮。

“《论语》、《孟子》、《诗经》……”

“四书五经。”

见没人看他,李业寻了书最多的案几,翻开书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全都是繁体字,但李业并不是真的阅读,他还是能看懂的。

“很好,是记忆中的论语,孟子没必要看了,看春秋。”

春秋在现代过于冷门,李业只看了第一页,便觉着眼睛发疼,又翻开周礼,仍是难懂,他放弃这些记载着大量历史的书籍,转看孟子。

很快,又到了上课的时间,外出玩耍的书生们陆陆续续的返回私塾,李业也收起书,走出了教室。

他一走,便有人指指点点的道。

“这小孩是谁?”

“衣服真精致,不知是哪位大人的公子。”

“他刚刚翻了四书五经,莫不是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