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英国公的底气
曾公亮不仅担心等士卒知道中原发生叛乱,军心动荡。
他更觉着,此战已经不能打下去了。
即便中原叛乱能够平定,可叛军裹挟百姓,四处破坏。
等平定后,大量百姓需要安置,这些都需要粮草。
要是继续打下去,朝廷很难承受。
这已经不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天下田地就那么多,产粮总归是有限的,哪里经得起这么折腾。
汉武帝伐匈奴,是靠文景二帝的多年积累。
隋炀帝征高句丽,靠的是隋文帝的积累。
即便如此,一个落得穷兵黩武的名声。
另一个更狠,直接亡国了。
虽然汉武帝和隋炀帝都是打了好些年,可大宋并没有什么积累。
相反,大宋还国库空虚。
大宋每年产粮就那么多,虽说许多都在地主乡绅手里,可去年江州附近数州先是遭逢洪灾,接着又是叛乱。
朝廷就是钱在民间收的粮食。
这次出动近六十万大军北伐,也是靠收购粮食。
民间哪有那么多粮食?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民间的粮价在不断增长。
若是一直取胜,还可以暂时压下这些问题。
可如今进入了僵持状态,中原又发生了叛乱,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考虑了。
“我知道,我已经下令准备了。”英国公点头道。
“英国公,现在不能准备,得等天黑以后,否则很容易被辽军发现。你刚刚直接召回左强,就有些急了。”曾公亮摇头道。
他担心被辽国察觉,辽国在大宋撤兵的时候偷袭。
英国公微笑道:“曾枢密使的担忧我知道,我这么做就是在引诱辽国偷袭!”
“英国公,不能再战了!”
曾公亮见英国公居然还想算计辽国,语气加重了几分,强调道。
“现在是大宋不得不战!”
英国公正色道:“这次退兵,接下来只能采取守势了。可辽国不会放弃这么好的反攻机会,除非大宋愿意放弃已经打下来的地盘!”
“可一旦放弃,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甚至辽国还会反攻大宋,边境也无法安稳。”
“内忧外患之下,曾枢密使可曾想过后果?”
“这…”
曾公亮张了张嘴,他只想着退兵,仓促间没有想那么多。
但是英国公的担忧也确实存在,大宋不想战,但是辽国却不会放弃。
只要边境不稳,对大宋来说,也是一个麻烦。
曾公亮沉默许久,道:“英国公想引诱辽国偷袭,削弱辽国实力,逼迫辽国在大宋退兵后休养生息。英国公突然召回左强,故意让辽国知道大宋要退兵。”
“可辽国并不知道中原发生叛乱的事,在辽国看来,这只是在诱敌,不会上当的。”
“若是如此,辽国确实不会上当。”
英国公点了点头道:“可太上皇那边并不是第一时间给官家传信的,既然官家都收到了消息,辽国也要不了多久就能收到消息。”
辽国在大宋肯定有探子,除非在发生叛乱的时候,太上皇第一时间传信给赵兴,才能在辽国之前得到消息。
可太上皇并没有这么做,之所以还是在辽国之前得知了消息,是因为北方发生战乱,影响了辽国探子传递消息。
此时算算时间,辽国也该知道了。
他紧急召回左强,甚至光明正大做出要退兵的样子,确实会让辽国怀疑,担心有诈。
可一旦辽国得知大宋内部发生了叛乱,他做的这一切,就显得很正常了。
因为他急着要在辽国得知消息前退兵,急切一些也很正常。
英国公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赌,赌在他退兵前,辽国能够得知大宋内部出现叛乱。
“既然如此,英国公为何不故意拖延,确保辽国能够得知消息?”曾公亮说道。
“那样太刻意了,辽国必然会以为我们拖延,就是在做准备,不可能上当的。”英国公说道。
要是可以他也不想赌,可若是他不做出急切退兵的样子,辽国即便得知消息,也不可能上当的。
曾公亮闻言沉默了一会,说道:“英国公深谋远虑,令人佩服。”
英国公闻言露出一丝微笑,倒不是因为被曾公亮夸赞,而是曾公亮这么说,是同意了他的计策。
虽说他是赵兴钦定的主帅,可他也不想和曾公亮发生冲突。
曾公亮赞同了英国公的计策,不过还是提出要禀报给赵兴。
对此英国公自然不会拒绝。
…………
英国公突然招回左强,确实让耶律乙辛一头雾水。
很快,监视宋军大营的人禀报,说宋军好像在收拾东西,想要退兵。
耶律乙辛闻言认为宋军是在设局,命人继续监视,并没有其他动作。
而宋军那边有数十万兵马,撤兵也没那么简单,一直到深夜,才悄悄撤兵。
不过这一切都在辽国的监视之下。
耶律乙辛得知消息后,眉头紧皱。
他有些看不明白大宋到底想做什么了。
要说是圈套,宋军应该只是做做样子,引诱辽军晚上劫营。
可宋军却真的退兵了。
难道是为了做的更真一点?
耶律乙辛摇了摇头,否定了这种猜想。
据监视的探子说,宋军完全是一副真的退兵的样子。
下这么大代价诱敌,成了还好,不成士卒们被这么折腾,心里必然有怨言,对将领的打击太大了。
难道大宋是真的要退兵?
耶律乙辛突然冒出一个荒诞的念头。
之所以说是荒诞,是因为宋军明明占据着优势的,为何突然退兵?
除非大宋出现了什么大的变故。
可他现在没有任何消息,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陛下!”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走了进来,行礼道:“大宋那边的暗探有急报传来!”
“快拿过来!”耶律乙辛急道。
虽然还不知道急报的内容,可他却有个预感,这封急报能让他分辨出,大宋是真的出现了变故而退兵,还是一个圈套。
当看完急报,耶律乙辛大喜,稍作思考便急道:“快,传耶律河来!”
急报中说大宋中原一代,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波及十几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