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3章 英气逼人(1 / 2)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首页

第193章

京城的局势在剿匪胜利后短暂平静,可张诚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科举改革虽已在试点推行,但反对的暗潮仍在涌动,各方势力都在等待着新的时机。

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张诚书房的案几上,他正仔细审阅着江南和湖广科举改革试点的最新呈报。看着上面记录的学子们在新考试内容下展现出的新奇见解与创新思维,张诚心中稍感欣慰,可一想到朝堂上那些顽固守旧的目光,眉头又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时,管家在门外轻声通报:“老爷,林姑娘和苏姑娘来了。” 张诚放下手中的文书,起身相迎。林婉儿身着淡粉色旗装,温婉动人,苏瑶则一袭利落劲装,英气逼人,两人走进书房,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

“张大哥,我听说礼部的一些官员又在暗中串联,企图联名上书,要求停止科举改革试点。” 林婉儿率先开口,声音里满是担忧。

苏瑶也跟着说道:“这些人真是冥顽不灵!张大哥,要不我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看他们还敢不敢乱嚼舌根!” 说着,还挥了挥拳头。

张诚无奈地笑了笑,伸手轻轻拍了拍苏瑶的肩膀:“苏瑶,此事不可鲁莽。朝堂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婉儿,你可知他们具体联络了哪些人?”

林婉儿点点头,从袖中拿出一张纸递给张诚:“这是我托人打听到的,上面是参与串联的官员名单。”

张诚接过名单,目光扫过上面一个个名字,脸色愈发阴沉:“这些人大多是朝中保守势力的中坚,看来他们是不甘心失败,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就在他们商讨对策时,李明匆匆走进书房:“大人,宫里传来消息,皇上宣您即刻入宫议事。” 张诚心中一紧,他预感到这次入宫恐怕与科举改革之事有关。

张诚整理好朝服,匆匆赶往紫禁城。御书房内,皇帝一脸严肃地坐在龙椅上,下方站着几位朝中重臣,其中礼部尚书赵宏的继任者钱坤一脸得意之色。

“张诚,朕听闻礼部诸多官员联名上书,称科举改革试点扰乱了科举秩序,致使学风不正,你有何话说?” 皇帝的目光直直地看向张诚,眼神中带着审视。

张诚心中一沉,他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科举改革乃是为了选拔真正有才能、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试点推行以来,成效初显。那些所谓的扰乱秩序、学风不正,不过是守旧之人的无端指责。”

钱坤冷哼一声,出列说道:“张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自从改革试点推行,各地学子纷纷摒弃圣贤经典,钻研那些奇技淫巧,这不是学风不正是什么?”

张诚针锋相对:“钱大人,时代在变,国家所需人才亦在变。实学知识关乎国家的科技、工商发展,怎能说是奇技淫巧?如今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若我们仍拘泥于旧学,如何能抵御外侮,富国强民?”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皇帝听着两人的辩论,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朕需再斟酌一番。张诚,你先退下吧。”

张诚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领命退出。回到府邸,他把朝堂上的情况告诉了林婉儿和苏瑶,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难道我们的努力就要这样付诸东流?” 苏瑶忍不住打破沉默,语气中满是愤怒。

林婉儿沉思片刻,说:“张大哥,我觉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或许我们可以找一些支持改革的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

张诚点点头:“婉儿所言有理。只是支持改革的官员大多官职不高,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有限。”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北方边境出现了小规模的匪患,当地驻军多次围剿都未能成功,百姓苦不堪言。张诚意识到,这既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转机。

他立刻进宫面见皇帝,主动请缨前往北方剿匪:“陛下,臣愿前往北方边境,剿灭匪患。科举改革之事,还望陛下再给臣一些时间,待臣归来,定能让陛下看到改革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