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章 卖地,还是卖丫头?(1 / 2)大唐:穿越带货,我是兕子小囊君首页

程勇没有卖地。

这里长安城,如今成万民受灾,陛下没道理坐视不管。

退一步说,哪怕手头紧巴些,也得保住宅地。

没了房子,就没了户证,一旦没了户证,就成流民了,往后的日子,可就没了依靠,只能四处飘零,连口安稳饭都吃不上。

有这般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大家心里都清楚,土地就是根,没了根,人就没了底气。

程勇从自家那片废墟里走出来,满身尘土,头发也乱糟糟的,眼神里透着疲惫,可一想到还有女儿要照顾,他只能咬紧牙关,挺直身板。

刚一出门,就撞见了坊正。

唐朝实行邻里互保制,这坊正的担子可不轻。

只见他忙得焦头烂额,在一片混乱里扯着嗓子喊,召集着一坊的人。

程勇见状,赶忙上前搭把手,帮着吆喝,“大伙都快点,都到这儿来,坊正找咱们有要紧事儿!”

不一会儿,人陆陆续续都来了,一个个面容憔悴,眼神里满是迷茫和无助。

“各位乡亲,这场灾祸来得突然,可日子还得接着过。咱得赶紧补领坊证明,只有凭着这个证明,才能领到官府派发的救济物资。”

坊正扯着沙哑的嗓子说道,他的脸上满是焦急,额头上的皱纹像是刻进了岁月的沧桑。

“大家别着急,一个一个来。”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开始排起队来。

程勇站在一旁,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心里五味杂陈。

曾经热闹的坊巷,如今满目疮痍,房屋倒塌,街道上堆满了瓦砾,到处弥漫着灰尘和绝望的气息。

可人活着,就得有希望,就得在这废墟里寻出一丝生机。

程勇看着排队的人群,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官府的救济能快些到来,希望女儿能平安无事,希望这片土地能重新焕发生机。

他抬起头,天空灰蒙蒙的,点缀着细细的小白点。

雪,悄无声息地降临。

-----------------

眼见天色渐暗,却迟迟不见官府前来赈灾。

灾民们眼巴巴地望着街口,满心期盼能看到官府的身影,然而,除了越来越暗的天色和越下越大的雪,什么都没有。

他们只觉得自己像是被世界遗忘在这里。

最可恨的是,同是一地之隔,没烧到的百姓,不见有人伸出援手,全部围在外面,看热闹。

那些未受灾的人们,裹着厚实的棉衣,站在安全地带,对着灾区指指点点,眼神里或是冷漠,或是好奇,却没有一丝同情。

灾民们的心嗖嗖发凉,本就破碎的心灵更是被这冷漠的现实刺痛,他们不明白,为何仅仅一墙之隔,人心竟如此凉薄。

“吃食咯!~~发吃食咯!~”

一声响亮的吆喝打破了灾民队伍中的沉闷。

众人循声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大木筒,满满的粥水热气腾腾,袅袅白气在这冰寒的空气中升腾而起,瞬间吸引了灾民们饥肠辘辘的目光。

有人按捺不住腹中饥饿,逃离原来领取官府物资的队伍,迫不及待地凑了上去。

“哎呀~~这是哪家老爷菩萨心肠,记得给我们发吃食。”

“是崔家,这位管事的崔家的人。”

“崔家那可是咱长安城有名的仁义世家啊!”

“这大雪天,别家老爷都在暖阁里烤火,唯有崔家老爷惦记着咱这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这善心,比大太阳还要暖人心扉呐!”

“对对!咱得给崔老爷立长生牌位。”

周围的灾民纷纷附和,都不由自主地朝粥车围了过来。

一时间,原本松散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将那几大筒热粥紧紧围在中央。

管事站在一旁,听着这些恭维的话,脸上的得意之色愈发明显。

崔家大族不缺几句好话,但好话却能左右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