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章 软硬不吃(2 / 2)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首页

韩梅道:“比我好了,我这两个半月压根没攒下一分钱。你要是想咱们有结余,那就去跟妈和大姐说,让我也像魏友那样去旅行社干。”

林怿道:“这事得我姐夫说了算,他没那么容易改口的。你别急着让我去找他说!你再好好表现几个月,至少要表现得守得住钱财。过几个月时机成熟了,我再试着替你去说说。”

韩梅想了想,这时候急吼吼的去说确实有些心急了。她再卖几个月鸡蛋吧。确实,钱得守住了!毕竟当导游是要跟游客去签约、收三成定金的。那里头可能还有外币。

韩梅是每天都过去,注意听旅行社那些人聊天,慢慢拼凑出来的这个过程。

就是如今能拿到的鸡蛋数目减少了,有点不够卖。太冷了,母鸡都不怎么生蛋了。

方明澈等人吃过晚饭回来,准备看《新闻联播。然后就见到宋全带着蔫头耷脑的小徐从门口进来。

他眼含疑惑的看向宋全,“咋回事啊?”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宋全让小徐在门口等着,自己走过来,“自从上次他们让我来说,被你拒绝之后。就都迁怒到小徐身上去了。他想来给你道个歉!前段时间就想来,但我说你要期末考试不能打扰。这不,知道你考完了,我才带他过来。我也是没办法,你多包涵!”

他有时候都觉得这个小领导干脆别当算了。但工资多少要高一级。

方明澈道:“不用了!他又不是真心想道歉,只不过是被合作社的人逼得不行。而且,即便我接受了他的道歉,也不会因此就带游客去你们那摊位参观。我不是因为记恨他,所以才不和合作社合作的。你带他走吧!还有啊,老宋,下次再有这样的事,别直接就把人给我领来了。不然我连你一起赶出去!”

他说话的声音一点没有降低。门口的小徐有些悲愤的抬起头来,“方明澈,是不是我给你跪下,你才肯和我们合作?”

他每天都被人指指戳戳,都是拜此人所赐。大家争地位很正常啊。他都已经输得那么惨了!

方明澈看向宋全,“你看你给我带来的麻烦!这是要用下跪来道德绑架我呢。小沈、小胡,你们把他架出去,可别让他在这儿跪下了。实在不行,让贺师傅直接送他回家!男儿膝下是有黄金,但你这么一跪,我还能拿到是怎么地?所以,你这一跪,对我毫无价值。搞不好还要折我的寿!”

小沈和小胡本来急着进去看电视的,被这人打扰也有点烦。他们不知道来龙去脉,但要用下跪来逼着方老师合作,这确实过分了啊。而且,如果方老师答应下来,那不还是导游和司机的事儿么。

劝导人去崔老板那里吃家常味,那20%的分红,方老师也是分了5%给司机2%和导游3%的。高老师刚还在拨着算盘细算大家的分红收入呢。这个什么合作社,就想这么跪一跪,让他们白干活啊?

所以他们俩立即上来,趁着小徐还没反应过来,就一边一个架着他的两只胳膊把人架了出去。

宋全楞了楞,想起方明澈说下次不打招呼带人上门,要把他也这么赶出去。赶紧扭头追了出去!

他也没想到小徐打算用跪的啊!

方明澈对着他的背影摇摇头。老宋是个好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身上少了点杀伐决断,所以手工艺品合作社那些人不怕他。没有有力的约束,那可不是想怎样就怎样了么。

自己当初为了摆摊方便把老宋推上去,估计搞得老宋挺有挫败感的啊。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就编竹编比较好!

宋全跟着车把小徐送回了家,再跟着贺师傅回来。

重新回来小偏院这边,贺师傅问他,“这一趟,你出钱哇?”

宋全苦笑,“嗯,我出。”

“行,你出的话就一块钱。街坊邻居的,我给你个优惠。”

第二天宋全和小徐对合作社其他人道:“方明澈软硬都不吃,我们拿他没办法。”

一众手艺人都有些吃惊,小方以前不是挺好说话的么。

宋全苦笑,“整顿之后,他必须靠着合作社才能在天安门广场附近有个摊位呢。现在,你们难道还拿捏得住他?”还是,涨价吧。

他话没说完,有人道:“他雇佣了十多个人!”

宋全蹙眉,都说软硬不吃了。你还想去举报不成?

“你以为街道办不知道?上头不知道?他是在为国家挣外汇呢,他每个月交上去的外汇比我们整个合作社挣的还多些。而且,这个生意他是和王德显合伙。王德显的爷爷是谁,你们多少也听说过了。你们再想想,还要去举报么?”

众人面面相觑,那肯定是不能啊。不过,“我们可以去找王德显啊。他是我们合作社的老领导,而且如今也是旅行社的老板之一。对,怎么把他给忘了?宋头儿,王德显多久回来一趟?”

宋全道:“只有发了工资那趟有规律。其他时候,随机的。不过他确实经常到旅行社来。”

“那你去堵他,跟他求一计?”

宋全回到家对宋嫂子道:“我想辞了这个小领导的职务,然后安安心心的编竹编就好。”

以前在天安门广场只编竹编的时候,他什么事都不管,身心愉快。虽然少一级工资,但日子轻松啊。

宋嫂子这几个月看他一直都不太痛快,叹口气。

“合作社那些人真的是不讲道理。到了大栅栏这边,客流量比在广场上,收入降低。可这怎么能怪到得你头上?如果你真干得这么痛苦,那就辞了吧。以后安安心心做个手艺人!日子紧巴点,就紧巴点。再说了,自从去了广场上,你的收入也是看涨。哪怕是到了大栅栏,也远超从前。那些人是在广场上挣过多的,所以对如今的收入不满。却忘了二月份的时候,你们都没什么生意了。”

她可是听说别的地方的手工艺人,还十分羡慕嫉妒合作社能在大栅栏有个摊子呢。

宋全道:“但是,堵着王德显问计的事,还是得落在我头上。因为,我住在旅行社的隔壁,最方便。”

第二天宋全就以身体原因请辞了,但也承诺会去旅行社找王德显问计。

领导点头,“对对对,问问小王。至于小宋你,既然觉得力有不逮,那就好好调养身体吧。我们商量之后,会派一个合适的人过去的。”

方明澈不知道这个发展,他这会儿和高翔一起坐贺师傅的车直奔废品站了。

他俩都是刚考完,今早睡了个自然醒。九点多了才出门。

高老师上了车道:“这个天气天天骑车去十公里外上班,辛苦啊!”

方明澈道:“你我上学不也是一样?哦,你不一样。你蹭我老婆的车呢。”

“最后考试这段时期,没得蹭了。我每天早上出门,围巾直接把脸遮住,只露出眼睛。我还要戴帽子、戴手套。一样都不敢少!”

“那人家东北的人不活了?哦,他们还算是从小到大适应了。那些在首都当官,被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的,干脆就在首都自杀算了。反正去了也得挨冻。”

高老师张张嘴,然后道:“我说不过你。而且,我端你的饭碗的。”

贺师傅在前头笑了一下,这可是他们那一片最出息的两个年轻人了。想不到他们私下里也这么斗嘴!

他道:“方老师说得没错,挣钱哪有不辛苦的?钱难挣、屎难吃这可是千古名言。刘青峰和耿山他们,刚回来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才是最惨的。七尺高的汉子,那时候走路都不能抬头挺胸啊。如今我看到他们,那可都是意气风发的。”

一个月上百,如今有几个年轻人能挣到啊?所以,辛苦一点算什么?

而且,穿戴扎实了,一路骑着出来其实浑身都暖和了。只是要小心一些、慢一点,因为下了雪路上肯定要滑一些。哪怕扫过雪了也一样。但他们骑的是三轮车,比自行车要稳当许多。

高老师道:“贺师傅,你昨晚上收了宋全多少钱啊?”

贺师傅道:“如果是那个混小子,我肯定要收两块钱的。是宋全嘛,只收了他一块钱。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看他昨天在回来的车上,好像终于下定了什么决心的样子。”

方明澈道:“他应该是不想干那个小领导了。这事儿说来怪我,不该图方便就推他上去。”

高老师道:“没上去之前,谁跟他说他不合适、干不下来,他肯定跟人急。不试一下,不会死心的。”

这小轿车快,哪怕贺师傅因为下雪路滑、特地放慢了些速度。但20分钟也还是到了。

下车的时候,方明澈道:“贺师傅,吃过午饭来接我们吧。到时候一并给你钱。”

他二月没有包贺师傅的车,就还是坐一次给一次吧。

“好!”贺师傅调转车头离开,方明澈和高翔在车里就已经带上了雷锋帽和手套。这会儿便往废品站第三进的办公室走去。

这个天气,生意肯定是不大好的。不管是废品生意还是菜生意。拾荒者受不了首都隆冬的苦寒,很少出去拾荒了。菜长不出来了,鸡也冻得不怎么下蛋了。

明峰哥搞定了方桐下学期转学的事,前些天已经提前回家过年了。

不过,刘青峰之前放开收了很多废品,没怎么收拾。这段时间就他和耿山、霍晨一起在收拾。倒是没有浪费工时。

魏嫂子那里没办法。收的菜和鸡蛋减少,她几乎等于少了一半收入。如今连搭伙吃饭的拾荒者都很少了,人家没那么多废品来出。

除了她,之前最忙的时候请来帮忙的两个人都已经回家了。就是之前落选的两个人。

之前还不是太冷的时候,搭伙的拾荒者多到二十多人。她一个人怎么都忙不过来,林老师就让她去问那两人肯不肯来做临时工。

临时工嘛,那肯定就是有活儿的时候喊你,没活儿你就回家。而且林老师给她们算的单日收入,一个人七毛呢。自己单管做饭也只有二十块一天。

但是,听刘青峰说如今整个废品站还有点入不敷出呢。她肯定也没法子抱怨收入降低,这是天时的锅。如今能混过去就好!

这会儿看到一个穿军大衣、一个穿大袄、浑身上下都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进来。刘青峰起身问道:“两位是要问路?”

方明澈和高翔进了室内把帽子、口罩摘下来。

“原来是方老师和高老师你们来了。快,进办公室来烤烤火。”

高翔道:“我来做账的,一月的和去年的。”

刘青峰道:“我给你把单据、账簿都拿出来。”

这俩人忙活期末考试,真的很久没来过了。所以刚才他一时没反应过来。主要冬天大家都穿这么多,除了军大衣就是黑袄。

废品站自然没有两间办公室,方明澈和高翔一起进去。

等把所有账簿拿出来,刘青峰又给他们倒了两杯热茶。还是当初大碗茶摊的粗茶梗。只不过是收摊以后重新买的而已。

方明澈端起茶碗道:“青峰,先别急着出去。”

刘青峰便过来坐下,一起烤火。高翔径直忙活他那一堆,旁的事没管、也跟他无关。

方明澈喝了口热茶道:“青峰,开春我想在南边再开一家废品站。给你1500,你敢自己去开这个店么?”

刘青峰楞了一下,他很满意现在的工作。一切都理顺了,做起来得心应手。

但既然方老师要让他去别处,那他也只有听招呼啊。而且,开店的事,是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别搞得跟朱大海一样。

“方老师,我愿意去。”

方明澈点头,“那就等三月份去吧。开店期间的收入,是你收入最高那三个月的平均数。高翔,记一下!”

隆冬的收入很少,只有基本工资。因为两个生意都没利润了,能不亏本已经很不错。

高翔点头,在自己的行事历上记了一笔。

刘青峰听了方明澈的话心头一松,是按最高的三个月算就好。

其实到三月份,他在废品站也只干了六个月。但隆冬时节的收入真的太低了。要不是前头几个月收入高,他可能都撑不下来。他估着三月份的生意其实也不会太好,那他出去奔波还好些呢。

嗯,这隆冬时节他还能有一分基本工资就很满足了。朱大海和胡勇他们的收入都锐减,有时候颗粒无收。方老师说过会让他和耿山不比朱大海差,他做到了。

“好的,我乐意去。”

方明澈笑了一下,“行,那你开店进城随时向我报告。咱们到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规划。你去替我把耿山叫过来吧。”

刘青峰笑着过去叫耿山,“方老师叫你过去。”

耿山放下手头的活儿过来,“方老师,你找我?”

方明澈道:“耿山,如果刘青峰调走了,这个店你能管好么?”

耿山想了想道:“其实我想过这茬呢。但我没有肯定的答案,我得试过才知道。很多时候,都是看人挑担腰不疼。”

方明澈道:“不错,很严谨的回复。我预备春暖开的时候在南边再开一家废品站,准备让刘青峰单枪匹马的去开店。这个店就让你管一阵子,算代理店长。但收入暂时不给你涨,代好了转正才涨。按道理一个月就什么都能看出来了,咱们就以一个月为期如何?”

耿山点头,“好!”

“行,那回头你和刘青峰在工作中慢慢交接。你去叫霍晨来。”

等耿山出去了,高翔问道:“要升霍晨做副店长,拿5%的利润提成么?”

方明澈道:“有这个想法。我其实留意霍晨挺久了,他真的不骄不躁呢。”

霍晨九月份就来了,前头天气好、生意也好的几个月就一直看着刘青峰提成利润的10%、耿山提成5%。他自己拿着基本工资干活。

但刘青峰和林嫣都说这个人的表现一直都还可以,心情很沉稳。那晾了人家几个月,过年以前也该给一个交代了。赏罚不分明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把霍晨升为副店长,这也是给耿山一些压力。他这里是私营企业,不是国企。不会一味的论资排辈。

过了会儿,门上传来叩门声,霍晨出现在门口。

“方老师,您找我?”

方明澈热情的道:“对,进来坐。我有一个打算,想问问你愿不愿意去做。”

高翔挑眉,不是说升副店长么?

霍晨道:“如果只是正常的工作调动,我愿意服从安排。”

方明澈道:“你知道华侨公寓么?60年代修来安顿华侨的。废品回收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我们现在物资本身还不大丰富。很多人家对待家里的物件,依然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好多东西他们都不舍得丢。”

霍晨想了想,“是这样没错,我里头的衣服都还打着补丁呢。那些华侨很舍得丢东西么?”

方明澈道:“我是这么判断的。而且我之前去那边想租房子,看到过几拨人往垃圾堆丢东西。”

据说欧美和日本现在,垃圾堆里什么好东西都有。根本就没坏,只是需要更新换代或者说有新款出来,人家就丢了。甚至彩电都能在中场街区的垃圾站捡到。

华侨虽然不至于此,但真的比普通人舍得多了。能买得起华侨公寓的人,就算本身不是华侨,身家也是非常可观的。买房三五五,置办齐家具、家电又是三万以上。这身价起码得有二十来万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