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可持续发展计划报告(二)(1 / 2)如此当官带着民众奔小康首页

对于整个北溪村管理区,现如今,考察和调研的结果,许乔龙在脑海里和心中复稿了几遍,写了一张又一张的可行性经济计划报告草稿。

最终所得出的结论,那就是农民手中有东西,也能够生产东西,但是他们最缺乏的,是从工厂到市场,从市场到客户手里,这两个最大的闭环手段。

农民手里的东西,只能算是商品的源头,利润的大头,都让收购商和零售商,赚走了90%的利润。

如果能够有效的将这两个闭环,牢牢的掌控在农民的手中,那么每家每户,很快就可以富裕起来。

想要做好这两个闭环,那么农民就必须走出去,去大城市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销售渠道,也就是去大城市注册一家,售卖农民手中东西的企业。

只要在几个大城市,拥有自己的售卖店面,直接将源头的产品,售卖到客户的手上,只要能站稳脚跟,就能源源不断的为农民创造财富。

农民手中的产品,是他们花力气赚来的,再加上一些成本,到了大城市里面,减少了一个批发商的环节,竞争力可想而知。

但是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物,能够压下农民那一些,世代流传在他们心中的利己思想。

这一些可爱又可气的农民,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他们的眼光,非常的短浅,很少有人有大局观,有长远的眼光,看到未来的走向。

做任何一件事,只要是集体发力一起做的事情,前面再怎么赔钱,大家都能咬牙坚持,最困难的是,后面开始赚钱的时候,每个人的心理,就开始打起了小九九,到处都是小算盘,使得整个事业到处漏风,最终曲终人散。

想要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就必须在一开始,就与这一些农民,签订严格的合同和问责机制,利用这一些条条框框,将那些农民心中的蠢蠢欲动压下去。

所以想要跟农民打好交道,事实上,非常的简单,只要带头领导的人,没有任何的私心,所有集体事务以及财务,全部公开透明,哪怕最后亏得底朝天,这一些可爱的农民们,捏着鼻子都会认。

所以这一份农村农业可持续性经济计划报告,第一条:

那就是利用镇里和村集体的官方权威,镇里占股10%,村集体占股15%,剩下75%,由所有村民来入股。

由村集体出面,注册一家企业,企业底下所经营的行业,涉及到建筑建材材料;生鲜超市;水果批发市场;农贸批发市场;茶叶销售与批发市场;餐饮连锁店;药材种植基地等等,和开发的行业。

镇里作为监督单位,村集体作为企业负责单位,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转和布局,村民作为人才市场,输送到各个行业,最适合的岗位当中。

村集体作为企业管理层,可以吸收一些有见地的村民,进入到管理层当中,协助整个企业的运转。

整个企业的管理以及布局,村集体拥有最高的决策权,任何关于企业的发展决定,镇里与村民无权过问,他们则拥有分红权,没有决策权。

第二条:

建立起高效明朗的透明机制,从企业发展前景,到财务公开,全部都要有一套高效的透明机制,所有股东,随时随地,都可以查阅整个企业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