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三害(2 / 2)名臣后裔首页

三害那帮孩子是从来不买票,早早地从窗户里钻进去,找个地方藏起来。电影放映了,他们就大大方方地出来看。

有一天,他们情报失误,电影院打烊了。他们感到无趣,就走进放映室,摆弄着机器想自己放。弄了半天,也没有弄出个影像来。

三害觉得装电影胶卷的铁盒很不错,可以当作铁环推着玩。他就拿了一个。为了不被发现,连同胶卷一起拿走了。

第二天放映的时候,放映员找遍所有的盘子,要放的电影就是找不到。放映员都急死了!这都是提前预告,海报上写好的,不好随便改动。

最后没办法,放映员只好广播通知,说:预告的影片,因胶卷坏了无法放映。现在只好换一部片子。再另外奉送一部纪录片。看电影的人都是乡下人,本来就淳朴老实,再加上放映员又是公家人,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忌惮,也就不敢闹事,放什么只好听他的。

事后,放映员又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多遍,最后自然还是没找到。他觉得见鬼了!怀疑是不是被人偷走了?想想也不会,人家偷它干嘛呀?思量半天也没有一个结论。他终究还是四处看看。耶,窗户怎么坏了?再一看明显有爬过的痕迹。

他报警了。警察一出手,没费吹灰之力,三害和几个小孩子都被抓进了派出所。

派出所长吓唬他们:你们这是盗窃,是犯法,是要坐牢的!如果是前些年,赶上严打的时候,你们都能枪毙了!

吓唬了一通,关了几个小时,因年纪太小,只好通知家长给领回去了。

这次三害吓得不轻,老实了好一阵子。

三害名字叫“文学”,可跟文学跟文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赵本山说过,他小时候书没有读多少,年头却不少。三害也是这样。小学读了八九年,差不多年年留级。他最高学历就是小学毕业。按他自己的说法,天生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就是一个文盲。可在别人眼里,他不仅不是文盲,还特别的聪明能干。

这一点,他的弟媳妇老四的老婆最认同。她叫王娟,是个初中老师。她说,有出息的孩子有两种。一是学习好的,二是调皮捣蛋的。她更喜欢后一种。这种孩子其实很聪明,情商也更高。对老师也最好,毕业后回学校看望老师最多的也是这类学生。成人后,这类人的工作和生活往往都不错。

王娟和老五左文强也是前几年才调到苏州的。老五是医生。他和老大左一凡一样,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们去年在苏州买了房。

再说说三害。三害性格活络,为人爽快,也还精明世故,是个做生意的好材料。兄弟几个,他是第一个到苏州的。开始就是一个油漆工,给别人装修。干着干着,他发现油漆店的生意特别好,赚的钱也特别多。他就开始动脑筋了,经常跟油漆店老板套近乎,拉家常,了解各种信息。油漆店老板因为有求于他,想让他在店里多做些生意,问什么就答什么,就是文化人说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什么进货渠道,什么经营诀窍,什么商家的旁门左道,三害都了然于胸。

他开了一家油漆店。油漆店的选址也特别好,周围都是刚刚开发的新楼盘。

一开始生意就很好。熟悉了业务以后,没多久又连开了两个分店。老婆小姨子各负责一个店面。

一年不到就赚了几十万。

又过了几年,他在横塘建材大市场又盘下一个店面,上下两层,几千平米。这已经不是油漆店了。是个很大建材超市。里面不光有油漆,各种装修建材几乎是应有尽有。收银方式也是电脑收费。手下的员工有十几个。有收银,有导购,有仓管,还有几个司机,专门负责送货。其中有两个还是大学生。

兄弟几个当中,三害是第一个买房子。现在名下有6套,包括一套别墅。价值有几千万。他自称是个体户,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老板。

老家每次来人,三害都是要招待的。如果到了苏州不来找他,他反而不开心,说人家瞧不起他。瞧得起和瞧不起也只是说说,他实际上就是想显摆一下,摆摆阔。什么叫成功?什么叫混得好?别人看不见那还不就是一个屁呀!

这次村长来了,尤其老父亲也来了,请客就更加不可以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