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西蜀往事(二)(2 / 2)且向金陵歌楚声首页

“所以我们要救自己,怎么救?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农民要多种田,会种田,让天下人吃得饱。工人要多做工,懂做工。利其器,強其军。商人要沟通有无,要拿我们的产出,瓷器丝绸,去从他国换回真金白银来。读书人你们要懂道理,然后教化世人。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做好了分内事,我们不苟且的应付自己的生命,那这个国家慢慢的,还是会变的,至少会变的不再是那少数几个人的国,而是属于每一个认真对待它的人的国。这个变化可能需要很长很长时间,但至少要有人开始去做啊。”

“今天站在这里的你们,可能是这个书院的最后一批学生。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我想要教你们的是,读书最终的目的。读书不是为了去当官,更不是为了光宗耀祖。我们读书,是为了这个天下可以更好,更公平。可是一个人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的,哪怕你们在座的五百多个监生一起去做,也不行。你们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起,不苟且的过每一天,然后你们就会慢慢影响你们周围的人,不止是读书人,还有农夫、工匠、商人,这个天下也就会慢慢好起来。士农工商,士为什么会排在第一位,不是因为我们可以去做官,可以造福一方百姓,当然我们也有可能是去祸害一方百姓。而是,我们需要不停的去思考,去探索,去关心天下。圣人之所以能成圣,不是因为他立德立言,而是因为他心里有一个仁爱公平的天下,他为了他心里的仁爱和公平,身体力行的去教化天下,这才是读书人应该去做的。哪怕你的声音再小,也是声音,终究会有人听到,听到的人就会去想,你说的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只要有人开始想了,这个天下就会多少发生一些变化,这才是读书人的目的。”老祭酒白发苍苍,站如青松,声音宏亮而有节奏。站在台上说的每句话,掷地有声。天色在他滔滔不绝的讲话中,有了一些些变化,远处的乌云,开始黯淡,包裹着一层金边,渐渐散开。

“上面是我今天想跟你们说的第一个问题,下面我想说的第二个。”

“无论这个国,是好是坏…作为它的国民,我们都不应该丢掉一个东西,叫做血性。”

“昨天,我们的这个国确确实实没了,举国上下除了何进父子三人,没有一个殉国的,这让我很难过。更让我难过的是,整个国家在对抗外敌的时候,居然只有白帝城一处做了一点有用的抵抗,然后国家就亡了…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丢失了血性这种东西,那即使这个国家再好,再公平,终究只会是其他人刀口上的一块鲜肉。偷窥它的目光,一定会有很多。当然我不是要你们在座的去为这个国家殉葬,但是这个国家里,那些钟鸣鼎食之家,受国家供养的达官贵人,却没有一个站出来为这个国家的败亡负责任,让我很失望。我昨天一直在想,我能做点什么?虽然我只是一个从四品的祭酒,不管我做什么,其实对于社稷和这个国家,都已经没什么用处了。可先贤说过,凡走过,必有痕迹。那么,我现在做的事情,在以后可能终究会有点用处。至少以后的史官在修蜀史时,不会只有某年某月,军临城下,举国而降,这样冰冷的事实。也许还会多一些鲜活的生命,有战死的武将,有殉国的文臣。让人记得这个承平数百年的西南一隅,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点血性。”

老祭酒结束了国子监的讲课,回家就开始绝食…四日后殡天。而他给蜀国监生上的最后一堂课,很快传遍天下。北燕的皇帝,大概是存心为了恶心南楚,一边心里骂娘,一边号召读书人都去读一读。李安在也在两天之后,知道了整件事的过程。